第112章 威震河东!

匈奴人见粮食起火,顿时慌乱起来。

这些粮食可是他们辛苦劫掠而来,是他们在草原上生存的重要物资。

他们纷纷舍弃追击,不顾一切地冲向燃烧的粮草。

试图将火扑灭,拯救那些即将化为灰烬的口粮。

一时间,匈奴阵营中乱作一团,呼喊声、救火声此起彼伏。

呼厨泉气得暴跳如雷,挥舞着长刀,大声咆哮:

“绝不能放过此獠!都给我追,先别管粮食!”

徐晃竟敢在匈奴面前如此嚣张,劫掠粮队又全身而退,实在是对呼厨泉的奇耻大辱。

必须将其斩杀,方能消他心头之恨。

有匈奴士兵面露犹豫,指着燃烧的粮草问道:“粮食怎么办?”

呼厨泉怒目而视,恶狠狠地道:

“有汉人的地方,就有我匈奴人的口粮!先把这些汉人解决了,何愁没有粮食!”

说罢,他一马当先,率领着骑兵朝着徐晃撤退的方向追去。

匈奴骑兵凭借着马匹的优势,在草原上疾驰如飞,紧紧咬住汉人的尾巴。

徐晃清楚匈奴骑兵的厉害,丝毫不敢懈怠,拼命催促着士兵赶路。

一路上,他们马不停蹄,人困马乏。

但为了摆脱匈奴的追击,众人都强撑着疲惫的身体,咬牙坚持。

待汉军疲惫不堪,脚步渐渐沉重之时,呼厨泉眼中闪过一丝残忍的光芒。

他看准时机,猛地一挥手中的令旗,大声下令:“突击!”

匈奴骑兵们听闻号令,如饥饿的恶狼般冲向汉军。

他们挥舞着兵器,口中发出阵阵狼嚎般的叫声,杀得汉军鬼哭狼嚎。

汉军士兵们虽奋力抵抗,但因体力不支,渐渐陷入了绝境。

徐晃心急如焚,发现前方是河东卫氏镇守的安邑。

他已别无选择,只能率领残军朝着安邑奔去。

安邑城高大坚固,城门紧闭。

徐晃来到城下,大声呼喊:

“我乃河东义军徐晃,被匈奴追杀至此,恳请开门相助!”

城上的卫凯低头一看,见徐晃等人狼狈不堪,身后匈奴骑兵气势汹汹,心中暗自思忖。

匈奴残暴,若不开门,徐晃等人必将葬身匈奴之手。

但若开门,又恐得罪匈奴,违背之前与匈奴的约定。

犹豫片刻后,卫凯念及同是汉人,且徐晃英勇抗敌,最终还是下令打开城门。

徐晃心中一喜,赶忙率领士兵冲进城中。

呼厨泉追到城下,见城门紧闭,气得暴跳如雷:

“卫凯,你竟敢打开城门,忘记了我们的约定了吗?”

卫凯面色平静,对着城下的呼厨泉拱手道:“左贤王自重。”

他的语气不卑不亢,虽面对匈奴的威胁,却毫无惧色。

呼厨泉哪肯罢休,破口大骂:“我重你母!”脸上青筋暴起,一副要吃人的模样。

卫凯依旧镇定自若,缓缓道:“温侯要来河东了。”

呼厨泉先是一愣,随即破口大骂:“我温你爹!”

但骂完之后,他身旁的一名汉人谋士赶忙凑到他耳边,小声提醒道:

“左贤王,温侯,就是飞将吕布。”

呼厨泉心脏猛地一阵震颤,吕布之名,如雷贯耳,其勇猛善战,威震天下。

若吕布真的来到河东,以他的实力,匈奴很可能遭遇危机。

呼厨泉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一刀砍了谋士,咬着牙道:

“不早说!”

呼厨泉杀了人,恶狠狠地盯着紧闭的城门。

城中的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

守军们严阵以待,手中紧握兵器,汗水从额头不断渗出,滴落在冰冷的城墙上。

协助守城的百姓们满脸惊恐,眼中满是对匈奴残暴的担忧。

卫凯深吸一口气,转身对着身旁的将领们道:

“诸位,如今匈奴大军压境,我等虽据城而守,但终非长久之计。”

“为了河东百姓,为了一方安宁,我欲与呼厨泉谈判。”

“若能说服他退兵,可解我安邑之危。”

将领们听闻,纷纷面露担忧之色。

其中一位年长的将领上前一步,拱手道:

“卫公,呼厨泉残暴凶狠,反复无常,此番前来,定是不达目的不罢休。”

“与他谈判,怕是凶多吉少,还望卫公三思啊!”

卫凯微微摇头,目光中透着坚定与决然:

“我又何尝不知其中凶险,但身为河东卫氏之后,守护一方百姓,乃我毕生之责。”

小主,

“若能以我一人之险,换取河东百姓的平安,卫凯万死不辞。”

说罢,他转头望向城下的匈奴大军,眼神中毫无惧色。

城下的呼厨泉愈发恼怒,挥舞着长刀,大声喊道:

“卫凯,你这缩头乌龟,有本事就下城来与我一战,躲在城里算什么英雄好汉!”

卫凯心中一动,对着呼厨泉高声回应道:

“左贤王,我今日便与你谈上一谈。”

“只要左贤王释放被俘虏的河东百姓,我能劝说温侯退兵。”

“从此双方罢兵言和,如何?”

呼厨泉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想和我谈条件,下城墙来!”

“你若不敢下来,休怪我匈奴铁骑踏平安邑!”

卫凯眉头紧皱,心中暗自思忖。

此番下城,极有可能遭遇不测。

但若不下城,又难以达成和解,拯救河东百姓。

他的内心在挣扎,目光在城上的守军与城外的匈奴大军之间来回游移。

守军们见卫凯面露犹豫之色,纷纷上前劝说:

“卫公,不可下去啊!呼厨泉狼子野心,定会加害于您。”

百姓们也在一旁苦苦哀求,希望卫凯不要冒险出城。

卫凯缓缓转身,看着身旁的徐晃,郑重地道:

“徐将军,我若遭遇不测,劳烦足下率军守城,定要护得城中百姓周全。”

徐晃双手抱拳,神色坚毅,大声应道:

“卫公放心,晃定当竭尽全力,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卫凯点了点头,心中稍感宽慰。

他整了整衣衫,昂首挺胸,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城门走去。

城上的守军们望着卫凯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震撼与敬佩。

卫凯此去,吉凶未卜,但他却为了百姓,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条充满危险的道路。

城门缓缓打开,卫凯独自一人,正气凛然地走出城去。

城外的阳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他高大而坚毅的身影。

守军们屏住呼吸,紧张地注视着这一切。

百姓们也纷纷涌上城头,望着卫凯的背影,眼中满是钦佩与感激。

河东卫氏一直以来都守护着他们,如今卫凯更是以自己的生命为赌注,为他们争取和平的希望。

真是大公无私!

呼厨泉见卫凯真的出城而来,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他驱马向前,来到卫凯面前。居高临下,眼神中充满了轻蔑与傲慢。

卫凯毫不畏惧地迎上呼厨泉的目光,不疾不徐地道:

“左贤王,我今日前来,只为了河东百姓。”

“只要你释放被俘虏的百姓,我以卫氏之名起誓,定能劝说温侯退兵。”

呼厨泉冷哼一声,道:“你能保证,飞将军吕布一定退兵?”

卫凯微微一笑,成竹在胸地道:

“左贤王,温侯虽勇猛,但亦重情义,顾全大局。”

“如今若能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他又何乐而不为。”

“况且,我卫氏在河东经营多年,与温侯亦有交情,此番劝说,定能成功。”

呼厨泉听了,心中暗自思量。

他清楚吕布的厉害,若真的与吕布正面交锋,匈奴未必能讨得好果子吃。

如今卫凯提出这样的条件,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卫凯微微仰头,继续道:

“左贤王,此番匈奴所获的粮草、物资,皆无需归还。”

此言一出,呼厨泉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那些劫掠而来的物资中,有大量中原先进的铁器。

若能将其带回匈奴,凭借这些铁器打造兵器、装备军队。

匈奴实力必将大增,崛起之日指日可待。

待神州大地陷入更深的战乱,匈奴铁骑定能纵横边疆,称霸一方。

这等诱惑,实在难以抗拒。

呼厨泉仍故作镇定,冷哼一声道:

“哼,你这汉人,莫不是在诓骗本王?怎知你所言真假?”

“飞将吕布,当真会因你一言而退兵?”

卫凯面色平静,拱手道:

“左贤王,卫某以卫氏家族百年声誉起誓,若有半句虚言,愿遭天谴。”

“温侯重情重义,亦深知百姓疾苦,若能以和平之策化解纷争,他定会应允。

呼厨泉沉思良久,终于咬了咬牙,道:

“好!本王便信你这一次。”

“若你食言,休怪我匈奴铁骑踏平安邑,让河东生灵涂炭!”

卫凯心中一喜,却依旧神色沉稳,道:

“左贤王放心,卫某定不负所托。”

“为表诚意,我二人可歃血为盟,以证今日之约。”

呼厨泉点头应允。

当下,便有匈奴士兵取来牛羊之血,盛于铜碗之中。

卫凯与呼厨泉各自抽出佩刀,划破手指,将鲜血滴入碗中。

二人双手交握,仰头痛饮下象征着盟约的血酒。

至此,双方达成约定。

呼厨泉承诺退兵,并释放被俘的河东百姓,而卫凯负责劝说吕布罢兵。

歃血为盟后,呼厨泉大手一挥,高声下令:“退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匈奴大军缓缓转身,如潮水般退去,马蹄扬起的尘土渐渐消散在远方。

卫凯望着远去的匈奴大军,心中的一块巨石终于落地。

他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朝着安邑城走去。

安邑城头上,守军们早已翘首以盼。

当他们看到卫凯安然归来,顿时沸腾起来。

“卫公回来了!卫公平安无事!”

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百姓们也纷纷涌上街头,眼中满是激动与喜悦的泪水。

他们望着卫凯的身影,如同看到了黑暗中的曙光。

卫凯踏入城门的那一刻,百姓们纷纷跪地,高呼:

“卫公大恩,我等没齿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