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对我河东百姓如此残忍,如今我等若不报仇,何以对得起那些死去的冤魂?”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大丈夫当如是!”
随着战争的结束,为了彰显汉军的威严,震慑异族。
狼骑们开始将匈奴人的头颅堆积起来,建造京观。
他们将一颗颗头颅整齐地排列,一层又一层,逐渐堆积成一座高耸的“山丘”。
京观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彰显着战争的残酷。
在草原的另一侧,一个巨大的万人坑正在被挖掘。
狼骑们将匈奴人的尸骸,一具具地扔入坑中。
尸骸堆积如山,鲜血渗透到泥土中,将土地染成了暗红色。
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恶臭,苍蝇在尸骸上嗡嗡乱飞。
一片死寂与恐怖的氛围,笼罩着整个万人坑。
在建造京观和万人坑的过程中,一些匈奴俘虏被强迫参与其中。
他们眼神空洞,麻木地搬运着同伴的头颅和尸骸。
匈奴的命运即将走到尽头,所有俘虏心中充满了绝望与悲哀。
随着时间的推移,京观和万人坑逐渐完工。
京观高高地矗立在草原上,成为了匈奴人心中永远的噩梦。
而万人坑,则被泥土掩埋,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乱世之中,谁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呢?
为了生存,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和亲人。
人们不得不拿起武器,投身到残酷的战争中。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草原上,将整个草原染成了一片红色。
京观和万人坑在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更加阴森恐怖。
草原,狂风呼啸,似要将天地间的一切都卷入无尽的混沌。
吕布的帅帐,在狂风中巍然屹立,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堡垒。
帐内,气氛肃穆凝重,烛火摇曳,映照着帐中众人冷峻的面庞。
徐晃身着黑色战甲,腰间佩着长刀,大步踏入帅帐。
他身姿挺拔,眼神坚定,高声道:
“河东徐晃,参见温侯!”
吕布听到徐晃的声音,微微抬起头,目光如炬,直射向徐晃,缓缓开口道:
“你要效忠我?”
徐晃抬起头,迎着吕布的目光,眼神中没有丝毫畏惧与犹豫,坚定地道:
“正是!久闻温侯威名,如雷贯耳。”
“今观温侯征战沙场,英勇无敌,徐晃愿追随温侯,为温侯效犬马之劳。”
吕布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
“匈奴王庭的场景,你都看到了吧?”
徐晃想起,刚刚看到的一幕幕惨烈的景象:
小主,
狼骑们肆意劫掠,匈奴人的营帐被烧毁,百姓们惨遭屠戮,鲜血染红了草原。
他深吸一口气,铿锵道:
“回温侯,徐某皆已目睹。匈奴王庭,如今已是一片废墟。”
“神州乱离,不为强者,百姓必将坠入涂炭之境。”
吕布停下脚步,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与生俱来的霸气:
“不错,胜者物阜民丰,败者成为养料,这是并州狼骑的战争准则。”
“在弱肉强食的世间,唯有强者,方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庇佑一方百姓。”
徐晃听了吕布的话,心中涌起一股热血。
他想起自己在河东的所见所闻,匈奴的铁骑践踏了河东的土地,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只有像吕布这样的强者,才能带领众人抵御外敌,还百姓一片安宁。
他再次铿锵抱拳,毅然道:
“温侯所言极是,徐某愿追随温侯,秉持并州的战争准则,打造一个强者的天下!”
吕布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伸手扶起徐晃,道:
“好!从今往后,你便是我并州狼骑的一员。”
“我吕布麾下,不养无用之人,望你能奋勇杀敌,为我并州狼骑争光。”
徐晃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道:
“多谢温侯信任!徐某定当不负温侯所托,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吕布率领着并州狼骑,如同天降战神。
以锐不可当之势,向残余匈奴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围剿。
匈奴诸部节节败退,最终被吕布彻底击溃。
曾经肆虐草原的“饿狼”,就此灭绝。
随着匈奴的覆灭,吕布顺利恢复了上郡。
这片曾经被匈奴侵占的土地,如今重新回到了大汉的怀抱。
上郡的回归,使得并州重归九郡之数,版图得以辽阔扩张。
饱受匈奴侵扰的边境百姓,如今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安宁。
他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对吕布充满了感激与敬仰。
并州狼骑的队伍浩浩荡荡,带着三百万头牛羊。
以及一车车缴获的匈奴财物,踏上了回师之路。
牛羊的叫声此起彼伏,为汉军的胜利欢呼。
缴获的财物,堆积如山,运输车数十里相连。
因并州战马数量有限,在扩充至一万骑兵后,吕布便不得不取消一骑双马的待遇。
这对于以机动性着称的骑兵来说,无疑是一种限制。
如今屠灭匈奴,吕布缴获了数万匹战马。
匈奴战马膘肥体壮,个个都是良驹。
有了这些战马的补充,吕布毫不犹豫地再次恢复了一骑双马的配置。
当并州狼骑得知这一消息时,全军振奋。
他们抚摸着新分配到的战马,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一骑双马不仅意味着更高的机动性和战斗力,更是一种荣耀的象征。
汉军唱着嗜血的战歌,歌声在草原上回荡:
战城南,死郭北,
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声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
河东大地,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带来丝丝暖意。
曾经饱受战乱之苦的这片土地,如今处处洋溢着喜悦与安宁。
百姓们早早地便忙碌起来,街头巷尾,一片热闹景象。
集市上,人们纷纷拿出家中最好的食物,精心准备着迎接即将到来的队伍。
妇女们熟练地揉着面团,蒸出一个个热气腾腾的馒头。
男人们忙着宰杀牲畜,将鲜嫩的羊肉、草原牛肉切成大块,放入锅中炖煮。
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奔跑,手中拿着自制的小彩旗,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王师凯旋啦!王师凯旋啦!”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瞬间,整个安邑沸腾了起来。
百姓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扶老携幼,涌上街头。
他们箪食壶浆,眼中满是期待与敬仰,朝着城门口的方向望去。
不多时,远处尘土飞扬,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缓缓走来。
为首的正是吕布,他骑着赤兔马,身披金色战甲,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身后,并州狼骑们整齐地排列着。
他们的战马膘肥体壮,身上的铠甲闪烁着寒光。
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昂首挺胸,展现出强大的军威。
百姓们看到吕布的身影,顿时欢呼起来。
“温侯威武!”“感谢温侯拯救我河东百姓!”
呼喊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他们纷纷将手中的食物和酒水献给汉军,表达着内心的感激之情。
吕布勒住缰绳,下马步行。
他微笑着向百姓们挥手致意,接过百姓递来的食物。
大口吃了起来,以示对百姓的尊重与亲近。
汉军与百姓们融为一体,场面和谐温馨。
士兵们与百姓们亲切交谈,分享着战争中的趣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姓们热情地邀请士兵们到家中做客,为他们提供休息的地方。
孩子们围绕在士兵们身边,好奇地摸着他们的铠甲和兵器,眼中充满了崇拜。
大汉军民之间的情谊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河东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吕布的威名如日中天,英勇事迹被百姓们口口相传。
河东百姓对他的崇拜达到了顶点,无数热血青年纷纷慕名而来。
希望能加入温侯的麾下,追随温侯征战沙场。
而曾经在河东颇有威望的卫凯,此时却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自他与匈奴和谈,被吕布斩杀后,他的名字渐渐被人们遗忘。
乱世之中,百姓们更渴望的是一位能够带领他们抵御外敌,过上安稳生活的英雄。
吕布的出现,正好满足了百姓们的期望。
他用强大的武力,为河东百姓带来了和平与安宁
夜幕笼罩着安邑,这座饱经沧桑的城池却毫无倦意,反而被一种热烈而欢快的氛围所点燃。
大街小巷灯火辉煌,盏盏灯笼高挂,似繁星坠落人间,将整座城映照得亮如白昼。
百姓们白日里的忙碌与疲惫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洋溢在脸上的喜悦。
为了答谢吕布及并州狼骑驱逐匈奴、保境安民的赫赫战功,百姓们自发筹备了这场盛大的庆祝活动。
宽阔的广场上,人群如织,热闹非凡。
年轻力壮的后生们,袒露着结实的臂膀,腰间系着鲜艳的绸带。
他们欢快地跳跃、旋转,动作刚劲有力,手中的彩绸上下翻飞。
似灵动的蛟龙,在空气中舞动出绚丽的光影。
姑娘们身着五彩华服,头戴珠翠,眉眼含春。
她们的舞步轻盈曼妙,如春日里随风摇曳的花朵。
手中彩扇,时而开合,时而挥舞。
扇面上绘着的花鸟鱼虫仿若活了过来,在扇影中若隐若现。
偶尔有大胆的女子,在街角为英勇的狼骑献上妩媚。
孩童们在人群中嬉笑穿梭,手中紧握着自制的小灯笼。
灯笼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对太平的渴望。
有的孩子还扮成了威风凛凛的小将士模样,手持木剑,模仿着并州狼骑冲锋陷阵的姿态,引得周围的大人们阵阵欢笑。
街头摆满了各种美食摊位,香气四溢。
烤羊肉的滋滋声,不绝于耳,鲜嫩的羊肉在炭火上烤得金黄。
香料的独特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勾得人味蕾大动。
还有那热气腾腾的馒头,白白胖胖,冒着诱人的热气,掰开后,麦香扑鼻。
百姓们纷纷邀请路过的将士们品尝自家的美食,将士们也不推辞,笑着接过,与百姓们一同分享喜悦。
今夜,安邑的城门大开,无需关闭。
因为有吕布和并州狼骑守护,百姓们心中充满了安全感。
城门处,人们进进出出,热闹非凡。
有的是从周边赶来的邻村百姓,他们听闻安邑的庆典,特意前来感受这份喜悦,
有的是行商之人,被热闹的氛围吸引,停下了匆忙的脚步。
吕布身着一袭华丽的锦袍,头戴金冠,站在城楼上,静静地俯瞰着这一片繁荣景象。
微风拂过,他的衣袂飘动,身姿愈发显得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