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兄欲提携他为渤海太守,使君到底准不准!”
韩馥被其咄咄逼人的态度。气得够呛:“你你你——”
公孙越紧追不舍:“使君给句准话!”
韩馥想了想,讨价还价道:
“平原国相空缺,老夫举荐刘备为平原相如何?”
公孙越一听,立刻反驳:
“平原闹过黄巾,是个穷敝之地,怎么比得上渤海郡?”
韩馥终于忍不住大怒:“不要给脸不要脸!”
公孙越怒发冲冠,毫不退缩:
“使君要置我大兄于不仁不义之地吗?我大兄已经答应刘备,保举他为渤海太守。”
“使君答应也好,不答应也罢,刘备都是渤海太守。”
韩馥气得直冒烟,公孙越简直是蹬鼻子上脸。
可自己又拿他没办法,心中暗自叫苦。
公孙越言辞恳切,继续道:
“刘备成为渤海太守,也能招募兵马,讨伐董贼。”
“汉室大义在前,使君怎么处处掣肘?冀州百姓知道了,怕是要大失所望!”
韩馥眉头紧皱,心中暗自思量,良久开口:
“老夫可以答应,不过有一个条件。”
公孙越连忙追问:“什么条件?”
韩馥神色一凛,道:“公孙瓒必须调遣兵马,去往汜水关会盟,讨伐董贼!”
公孙越略作思索,权衡利弊后,最终答应下来。
韩馥依约,举荐刘备为渤海太守。
消息传来,刘备又惊又喜,自己终于又当上官了。
张飞满脸兴奋,拱手恭贺:
“大哥,恭喜恭喜,如今做了渤海太守,定能大展宏图!”
刘备笑着摆摆手:“多亏伯圭提携,若无他,我哪有这等机遇。”
关羽淡淡一笑,点头附和:“大哥是有福气之人,才能得到贵人相助。”
刘备听后,不禁大笑起来。
不久后,公孙瓒响应号召,举义兵奔赴汜水关。
刘备带着关羽、张飞等人,跟随公孙瓒一同前往。
一路上,军旗烈烈,马蹄声疾,将士们士气高昂。
刘备骑在马上,望着前方的道路,心中感慨万千。
此去汜水关,不仅是为了讨伐董卓,更是自己实现抱负的一次契机。
张飞看向刘备,忍不住道:
“大哥,此番去汜水关,俺们定要立下大功,让天下人都知道大哥的本事!”
关羽轻抚长须,沉声道:
“三弟所言极是,我等定当全力辅佐大哥,匡扶汉室。”
刘备听着两位兄弟的话,心中充满了温暖,不禁坚定地点点头:
“有你二人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此次会盟,定要让董贼知道,我等忠义之士的决心!”
公孙瓒已然完成了对冀州的初步渗透,可他心中清楚。
若想彻底将冀州纳入囊中,光靠眼下的布局远远不够,还需巨大的名望加持。
讨伐董卓,无疑是获取威望的绝佳途径。
董卓倒行逆施,祸乱朝纲,引得天下人共愤。
谁能扛起讨董大旗,谁就能在道义上占据制高点,收获民心与赞誉。
公孙瓒望着大汉的山川,心中暗暗发誓。
待成功讨伐董卓,定要让冀州大地,彻底成为自己的天下。
到那时,万民敬仰,霸业可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