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的袁绍,已经迅速收拾好了自己的心情。他转过身来,面对着身后的众人,神情肃穆地说道:“韩馥今日能够有我们在此为他送行,也算是不枉此生了。可是那些为我大汉抛头颅、洒热血,战死沙场的将士们呢?他们当中又有多少人的名字能够被世人所铭记?
本公决定,为每一位的将士增设一块名牌。就在这北山之上,紧邻着韩公的墓地,竖立起一座座巍峨的石碑。凡是在战斗中不幸阵亡的将士,都要将他们的名牌收回,然后把名字郑重其事地镌刻在这些石碑之上,让那些勇士们的英魂魂有归处。”
袁绍目光炯炯地环视着四周,他那洪亮而坚定的声音在空中回荡:“此地,从今日起,更名为烈士陵园!这里将永远敞开大门,迎接世间万民前来祭奠那些英勇捐躯的英灵们!他们用生命扞卫了我们的荣耀与尊严,他们的功绩与世长存!从今往后,但凡我袁军将士之家属,每年皆可凭借名册前往府衙领取粮食五石;而那些不幸阵亡的将士家属,则每年领取二十石的粮食,并为他们颁发烈士家属名牌,此名牌世代有效,以彰显他们的特殊地位和贡献!”
话音未落,在场的所有人——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甚至包括身后那一众严阵以待的兵士们,纷纷齐刷刷地跪伏在地。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泪光,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齐声高呼道:“愿为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若有来世,吾等亦甘愿为主公驰骋沙场,九死无悔!”
此去经年,哪怕在场众人已经天各一方。但袁绍此时的身影此刻的话语他们都会铭记于心。就如同他们终究刻入石碑的名字一样,至死不忘。
将军府,客厅。
袁绍坐在主位,堂下站着三人。典韦、朱灵和高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今日,特擢升你们三位为中郎将。文博(朱灵字文博),你即刻前往张合之处;而元才(高干字元才),则需奔赴麴义那里。你们二人暂且退下,着手筹备相关事宜,以便能够尽早启程赴任。典韦留下。”话音刚落,只见朱灵与高干赶忙跪地谢恩,而后转身离去。
此时,袁绍的目光紧紧锁定在了典韦身上,他上上下下地仔细端详着眼前这位猛将,心中越发喜爱不已:“真乃吾之恶来!子满呐,不知你是否愿意替本将军在军中精心挑选出五千名英勇无畏的壮士,进而组建成一支令人闻风丧胆的重甲兵团呢?”
听闻此言,典韦先是一愣,紧接着便爆发出一阵爽朗至极的大笑声:“哈哈哈哈哈!俺当然乐意啦!主公您真是太懂俺的心了,能得您这般赏识,俺从今往后就死心塌地跟着您啦!”
面对典韦这毫不掩饰的豪放做派,袁绍不仅没有丝毫责怪之意,反而也是满脸笑容地回应道:“邺城现存的这些兵士当中,怕是难以遴选出成色足够出众的勇士啊。这样吧,你拿着我的令牌,可以分头前往赵云军团、颜良军团、张合兵团以及麴义兵团,从那些千夫长级别以下的士兵当中随意挑选中意之人。若是有人对此心存异议,就让他们直接来找本将军理论便是。趁着这个机会,你也正好可以去拜会一下其他诸位将军。”说着,袁绍便将手中那块象征着无上权力的令牌递到了典韦面前。
典韦见状,犹如获得了稀世珍宝一般,喜不自禁地伸出双手接了过来,那张粗犷的面庞上顿时绽放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后头去了。而袁绍看到典韦如此欣喜若狂的模样,心情亦是格外舒畅,忍不住再次放声大笑起来。一时间,整个客厅内都回荡着两人那豪迈奔放的笑声,仿佛要冲破云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