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击!75山炮,百毫米以上榴弹炮,150毫米重炮!”
“上百门大炮炮击,趴在掩体里藏好了!”
阎王军一轮炮击落下,奉辽军先锋团便遭受重创,哀嚎声比枪械射击前更多,也更加凄厉。
部分老兵军官分辨出火力,骇然惊惧中不忘高喝着提醒防炮。
再看菜鸟,听到火炮口径与数量,突遭炮击时挂上的惊骇之意更甚,不但脑瓜子震的嗡嗡的,身体也跟着打颤。
天秦各路军阀火炮稀缺,有个75毫米山炮都能当成宝,百毫米以上大炮更是宝中宝,很是稀少,除他奉辽军家大业大,配备的比较多,就是热和大战的蝗虫都不是很富裕。
现在换成阎家军,一下拿出近200门大炮,120门百毫米以上重炮,没见过这阵仗的奉辽军是真吓颤了胆。
有经验的老兵找更坚固安全的地方躲,菜鸟或呆在原地瑟瑟发抖,或没有头绪的瞎爬。
但给他们的躲藏时间并不多,不过四秒第二轮的75毫米榴弹就落了下来,紧跟着还有百毫米以上的榴弹。
一轮,两轮,三四轮,根据各自的发射速率,192门大炮以全速射击,弹药手麻利的往炮膛里塞,奉辽军不停地挨炮。
杂乱又密集的炮击降临,整片阵地进入末日时刻,不管是老兵还是菜鸟,没有例外的在炮弹雨下身死。
于后方看到前线的残酷场景,奉辽军端机枪掩护的部队惊出呆瓜脸,满脸惧意的吞咽着口水,惊骇阎王军火炮中,又暗自庆幸自己不用冲上去当炮灰,同时意识到火炮差距,产生畏战心思。
基层开眼后吓成瘪犊子,当营团长的有点见识,分辨出大炮规格和数量,惊讶与惧意更甚:
“至少150门以上的大炮,百毫米以上重炮足有百门!不可能!阎王军怎么会有这么多大炮?!”
脸上充斥着惊惧,团长的脑袋摇成拨浪鼓,发红的眼中虽映现着现实,心里却不愿相信,不敢相信。
对此阎王军用行动让其清醒,一分半的炮击打完,换成徐进弹幕,逐渐微挑着炮口向远处延伸。
“炮击延伸过来了!撤!快带武器撤出阵地。”
一发155毫米榴弹在百多米外爆炸,荡起的冲击波削减成强风吹眯了团长,令之陡然清醒,喝令后方部队赶紧跑路。
论撩杆子跑路,奉辽军堪称高手,虽扛着机枪,却跑的健步如飞,玩了命的往后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