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恺只带了四个团,还不足吴军的一半。
况且占领利州之后再无动作,在利州开始整治军务,并未有新一步的前进动作。对川蜀军阀的刺激性不大。
唯一受刺激的是第三军的刘存力,他支援利州的两个团几乎全军覆没。
第三军内部也有不同的想法,有人认为应该归顺杨恺,西北军的实力强,底蕴雄厚。
有部分人认为应该大举进攻,跟杨恺拼个你死我活。
还有人觉得攘外必先安内,必须先把杨三木、刘相、熊武等人干掉,再集合兵力对抗杨恺。
反正各抒己见,刘存力自己也没拿个准章程出来。
利州地理位置极好,是进入川蜀的门户,又是交通要道所在,可从此到达山城、郡城(川蜀首府小酒馆)。
趁着他们墨迹的时候,杨恺已经占据了利州,以及利州周边的剑门、青川、朝天、南江等县,把这块地盘牢牢的抓到了手中。
在剑门修缮半永久工事,只需一营兵力,便可将道路阻断。
易守难攻的地形,再与北边秦西府、隆南取得联系,利州已经是杨恺的地盘了,吞到口中,不可能再吐出来的那种。
吴秀才不得已,让人致电杨恺。
要求杨恺向东部巴州进军,一起协作,拿下巴州联军。
杨恺满口答应,只是派了小股部队往这边探查,其本人的主力仍旧在利州各县驻扎。
战斗持续,
吴秀才、杨三木、刘相三人联军也没有进攻巴州。
都他娘的在耍心眼。
三人联军直奔山城,跟第一军熊武干成了一片。
之前第二军干第一军,那是因为刘存力这个老六突然站队,才导致刘相、杨三木失败。
此次刘存力这个老六被杨恺牵制,自己也不想出兵,就看着熊武被一群人殴打,从山城一路败退。
吴秀才还是能打的,找回了往日的状态,自领援蜀军总司令,领兵五万余人大力西进,追击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