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花城?我还没去过花城,咱们一起去吧。”
“一起去?”
也不是不行。
来到秦西府后,几乎很少出门。
除了白老师陪着杨恺出去过,她几乎全在督军府,当她心中的大太太。
可转念一想,
“妹妹对巡阅使的事情太操心了吧,怎么?看上人家了?”
曼丽装作娇羞的样子,
“哪有啊,就是好奇,巡阅使这般年轻,已经是五省的掌权人了。”
三人叽叽喳喳,在餐厅聊了不少。
后来一致决定,去花城转一圈。
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甚至能让磨推鬼。
花城至潼关路的铁路开通了,凑在年末的这个节骨眼上,总算是完成了。
采购的火车是莫斯科方面的渠道,火车咔嚓咔嚓的通行,代表着秦西府也有了第一条铁路。
这是值得庆祝的一刻,也是值得铭记的一刻。
商人捐助的钱财货物,正大批的运往潼关路,从这继续延伸,将铁路推到秦西府。
秦关平原相对平坦,修路的成本在9万元/每公里,进一步推动了秦西府内的钢铁行业发展。
需要铁轨,需要采矿,需要重工业。
从汽车到铁路、公路,从石油到冶炼,这是必须实现的一条完整的工业路线。
吸纳人才,兴办实业,推动重工业建厂。
秦西府在莫斯科方面的援助下,正焕发着不一样的生机。
人张大帅能在北边搞重工业基地,杨恺为何不能在秦西府搞。
军工厂有了,
汽车工厂有了,
有现成的汽车,拆卸后去反推技术,少走许多弯路。
飞机、大炮、火药、枪械,完全可以自主生产研发,推动西北五省的实业。
有钱有矿有技术,剩下的就让时间发酵吧。
杨恺的车队从秦西府出发,
五辆汽车,十几辆运兵卡车。
一路往潼关路方向。
作为秦西府的大门,此处已经修缮了永久防御工事。
左侧是汹涌奔腾的大河,右侧是难以攀越的高山,火炮、重机枪部署在防御工事中,前后各两段,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