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种下几颗种子,搅动皖州风云

他没必要太着急,站在哪一方,便可确保哪一方获胜。

当晚,

宴请赵惆、李云龙、王敬国、李震四人,需要了解部队训练情况。尤其是李云龙部整编成师,剔除部队中的老弱,招纳年轻军官跟士兵,整编的动作较大。

杨恺只有一个要求,严明军纪,提升执行力,务必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对于一个部队而言,执行力代表着最终战力。

从长官到下方拖拖拉拉,行事无章法,行军拖沓缓慢,就算有战机也会贻误。

炮兵团的建设缓慢,倒不是炮不够,而是炮兵的素质跟不上来。

重炮团作为杨恺定军中原的核心力量,不得不重视一番。

西北地区有各个山炮团、山炮营;中原地区目前编制三个重炮团、三个野炮团、一个重榴弹炮团。

养炮兵难,养骡马难,养卡车更难。

维修、保养、更换零件,别的不说,把一个师拉练百公里,光汽车、火炮都要折腾半天。出现一辆卡车损坏,都要影响整个行军计划。

这是杨恺所不能接受的。

“不必在乎成本,我这七个炮团是争夺中原的利器,更是威慑宵小的神兵。东西可进,南北可攻,给我一个保准的时间。”

李震犹豫一番,从去年开始组建,如今几个炮团人员初步成型。

炮兵素质还未跟上来,想要达到杨恺的初战效果,至少还得四个月。

“四个月,比我预想中快了不少,接下来这段时间,辛苦李震练兵了。九月份,我要看到炮兵团成型校验。”

李震脸上苦笑一声,算是安慰自己。

年后他信誓旦旦的说练好了炮兵团,请杨恺过去审阅一番。

结果被杨恺挑出一堆毛病来,要按照高标准的要求来,四个月差不多够用。

炮兵一定要精锐中的精锐,否则要他们干嘛。

珍贵的火炮价值十数万,让一群马马虎虎的人操作,这不是砸自己的脚。

都说好刚用在刀刃上,前提是炮兵必须成为好刚。

纪律、意识、指挥战术、灵活多变缺一不可。

“我计划在豫南省花城修建飞机场,建立军事基地。巩城兵工厂不可荒废,可为各军提供炮弹军火。增设弹药机床,我有坤城军工厂生产枪械火器,巩城只需生产火药、子弹、炮弹以及手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