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是如此胆大妄为之人。
所以,刘庆远更多思考的是这批货物是什么。
如果不是粮食,那么裴家押运的东西,又会是什么。
是矿石?
刘庆远第一反应想到的就是这个,但
很快他就摇了摇头。
矿场是裴家主业不假。
但裴家不可能押运矿石,仅以马车作为交通工具,押运矿石显然是亏本买卖。
押运矿石冶炼后的金属,倒有可能性。
但要押运几十车金属,那就有些荒唐至极了。
几十车金属,哪怕这些金属全是最便宜精铁,也绝无不可能。
在大景王朝,精铁的价格大致在百文一斤。可精铁不比粮食,一块小小的精铁就重达数斤。
且不说,裴家有没有这么多,专门押运精铁的特制马车。这几十车精铁的价值,恐怕高达百万两。
裴家就算有这么多精铁,也不敢决计不敢这么做。更何况,刘庆远绝不敢相信裴家能有这么多精铁。
但有一点他不得不承认,这个消息打动了他。若是不确认一下真假,他总觉得不甘心。
经过一番思索,刘庆远决定还是有必要探一探真假,但这个探路的人不能是刘家。
蓦然。
刘庆远眼睛一亮。
既然刘家收到了这个消息,金河县其他势力皆是如此。
倒不是说,刘庆远认为自家情报相当于摆设。酒楼这样的地方,又怎么可能将消息隐瞒住。
但他也没有寄希望于另外两大世家。在他看来,另外两家的反应与刘家差不多,皆是半信半疑。
至于对方猜测的方向,是否与刘家不谋而合根本不重要。
这个时候再去乌阳县内调查事情的真假,明显是来不及了。
不用想,这也是李家的计谋。
有一点,他很自信。其他两家绝逼和刘家一样,想玩一出螳捕蝉黄雀在后。
若是事不可为,或是消息是假的,大不了就浪费一点时间。
一点时间换几十万两白银的真假,这笔买卖显然很划算。
刘庆远看向一旁管家,轻声道,“许老,你现在就去请刘统领过来,这件事不要让其他人知道。”
管家点了点头,心领神会道,“老奴明白,这就去办。”
随着管家离开,刘庆远的目光也逐渐深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