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太子是不是要造反了?

太子登基,官员不说高枕无忧,至少不用时时刻刻担心自己小命不保。

至洪武七年,朝中就在传闻,太子要登临高位。

陛下肯定也听到过。

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换做任何一个朝代,皇帝定会大怒,然后彻查此事,把传言之人给揪起来,处死。

身为当事人的太子,恐怕也会受到影响,严重的,估计还要废掉太子之位。

反观陛下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并且,教导太子更加用心,也更放权。

事事都由太子先处理,之后陛下在查漏补缺。

陛下这般做法,简直就差让太子穿上龙袍,把他按在皇位上,让他上位了。

所以,满朝文武都在盼望着太子登基。

良久之后,胡惟庸放下手中的茶杯,道:“这事,本相不知。”

其实相比其他人,胡惟庸更想让陛下退位。

洪武元年,到现在才十一年的时间。

宰相都换了四个了。

自打今年三月陛下让各州府奏折文书不必再传到中书省,直接交给陛下以后。

中书省就形同虚设。

在外人眼里自己还是那个高不可攀的左相。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自己的权力已经快要被陛下给架空了。

并且,中书省的官员,陆陆续续的被调离,又不补充。

或许要不了两年,自己就成了“光杆宰相”了。

到那时,自己不就成为了别人眼中的笑话了吗?

所以,胡惟庸比谁的希望陛下能退位,让太子登上皇位。

只是陛下不到五旬的年纪,身体又健壮,除非他主动提及此事,旁人谁敢谏言?

大臣提出让陛下退位,这是什么?这是造反!

抄家灭族的事,没人敢做。

陈宁两人闻言,脸上露出尴尬神色。

这几日,陛下要退位的言语不知又被谁传了出来。

加上陛下最近一段时间的做法,两人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这才火急火燎的跑来询问。

毕竟左相是陛下身边最近之人,他应该比其他人知道得更多。

胡惟庸说完后,盯着两人好一会儿,才劝诫道:“自古以来皇家之事都是秘辛,何况涉及到皇位的更替。”

“两位大人,不想祸从口出的话,以后陛下之事,不闻、不问,才能明哲保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