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符公子...许是年幼叛逆,将来总会明白您的苦心。”
这话涉及离间父子,太史慈也不好接,转而拜曰:
“明公匡天下而御九州,非为社稷,为万民也。
慈,三尺微命,一介武夫,虽万死难报殊遇,为图明公之志,敢不尽心竭力以效死乎!”
袁术并未多说,只将太史慈扶起,示意他快些进屋。
试探着敲了敲门,骤然得见多年别离的母亲,太史慈好一员不惧生死的猛将,竟不敢步入家门。
远远望了眼他们母子重逢,泪眼潸然,无语凝噎的场面,袁术悄然离去。
月色下,只听他遥遥歌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却说袁术这里整备军马,联络诸侯,静观曹操动向,倒苦了远在司隶的刘繇,他渴慕袁公,真教望眼欲穿。
自逃出长安,张济出走,刘繇与天子群臣被裹挟于乱战,苦不堪言。
那郭汜两次来犯,幸得杨奉、董承相救,这才将之击退。
眼看天子就要于杨、董二人护持之下赶赴洛阳,哪里想到郭汜见自身不能阻止,竟又同李傕联合。
不久前还生死攻杀的二人,转瞬间又亲如兄弟一般,汇合所有兵马,漫山遍野追来。
闻此噩耗,群臣皆知不好,要死!
刘繇心中正自思虑,是否先前那封书信分量不够,袁术怀有疑虑,故而迟迟未至?
遂趁机进言:“陛下,事急矣!
臣久镇南方,素知左将军袁术,大汉忠良,乃国贼乱政时会盟讨董之股肱也。
请速发天子诏,命他带兵来援,以退李、郭!”
不止刘繇,此时群臣皆心有所属,纷纷谏言求援,有推曹操者,亦有举袁绍、刘备等。
当此之时,皆救命稻草,天子哪疑有他,一一发诏求援。
董承曰:“远水不解近渴,臣听闻匈奴右贤王名唤去卑者,就在河东,可诏为援。”
纵使情急之下,不断命人传诏救援的天子,闻听此言,也是一愣,董承见状忙劝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