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景泰十七年与北原和西岳的那场大战以来,南祁已经近七年没有过大规模的战争,边境的小摩擦倒是时有发生。国泰民安之时,武将的风头就会被文官压下去,而各地驻军却也没有闲着。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支强大的军队,不仅仅在于人数的众多,兵器的精良,更在于士兵们内心的坚定与团结。虽然这些将士们并非每日都需血战沙场,但他们的心神,却需时刻紧绷如弦,随时准备为国家稳定、为百姓福祉挺身而出,挥洒热血。而要让这支大军长久保持那份警惕与骁勇,便需时常操演,时常磨砺。
天子自然也深谙其道,于是,在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他决定亲自驾临赤羽军西郊大营,检阅这支他寄予厚望的军队。
赤羽军西郊大营驻扎在京城西边的一个两面环山的平原上,距离京城约五十里地,共有守军二十万,主要职责是拱卫京城,直接关系着皇权的稳固,责任重大。因而历代天子均对西郊大营的日常操练和实战能力十分关注,派驻的将领也都是天子亲近之人。
夏侯渊作为赤羽军西郊大营大都督,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阅兵,更是对士兵们精神风貌、战斗意志的一次全面检验。天子希望通过这次校阅,看到他们的风采,感受到他们的力量,更加坚定自己保卫国家、守护百姓的决心。
为此,夏侯渊已经连续很长一段时间忙得脚不沾地。
难得到了休沐日,天子阅兵一事也基本安排妥当,夏侯翊才终于回家休息一日。
夏侯渊本是个闲不住的人,平常遇到休沐日,他多半是陪着钟玉卿闲话家常,偶尔也会约上三五故交畅谈一番,日子过得十分充实。因而府中经常出现的一幕场景就是夏侯渊在院子里专心致志地练习枪法,钟玉卿则坐在廊下的躺椅里看书,或者做针线活,平静又温馨,俨然一对神仙眷侣。 联盟书库
而这一日,夏侯渊却没什么心思练枪,甚至因着这段时间的连轴转,他觉得有些疲惫,回到家里连动都不想动。他便一个人坐在书房里翻看着一本古人留下来的兵法著作。
钟玉卿安排完府中事务,便急急忙忙地往书房去。她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跟丈夫商量了。当前最要紧的就是女儿的事。
“纾儿这孩子眼看着是个大姑娘了,可这心性却还是不沉稳。当着我们的面,她装得乖巧懂事,背着我们就如同一匹脱缰了的野马,成日里只知道瞎胡闹。长此以往,只怕她以后要吃亏的。”钟玉卿一提到女儿就满脸担忧。
夏侯渊顿时放下来手中的兵书,将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妻子的身上,好言安慰道:“我是个粗人,虽然不及夫人心思细腻,但自认看人的眼光还不错。纾儿这孩子性子是跳脱了些,却是个有主见、明是非的好孩子,这点随你。我知道夫人担心她以后会因为性格而吃亏,但她终究年龄还小,往后还得劳烦夫人多费些心思,慢慢教导。随着年龄增长,她也会体谅你我的苦心。”
钟玉卿却不敢苟同。她自己生的女儿,她当然清楚。她承认夏侯纾的本性不坏,有主见,明是非,可她就是太有主意了。隔三岔五就惹出些事来,总是不叫人放心。她也知道这事需得徐徐图之,然而女儿从泊云观回来也差不多六七年了,性子虽然收敛了一些,但比起京中同龄的贵女,还是有一定差距。
“说起来,这事也怪我。”钟玉卿深深的叹息着,随后自责道,“当初我若能顶着流言再坚持一下,把她留在身边教养,也不至于变成如今这个样子。”
“夫人怎么又提起这事来了?”夏侯渊再也坐不住了。他走过去将妻子扶到靠窗的椅子上坐下,方继续安抚道:“当初那疯道士说的话确实唬人,惹来了诸多流言蜚语。可纾儿是早产儿,当时又病成那个样子,若是不狠心将她送到泊云观清修,只怕也长不了这般大。我现在瞧着她,也不期待她能知书达理,乖巧懂事,就只希望她能平安健康,无忧无虑。你是她的母亲,经历了这么些事,想来也是与我同心同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