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渊知道了女儿的心意之后,果然没有再动招符家兄弟为婿的念头,但是他却把钟青葵与符止的事情告诉了妻子,然后忧心朝政之事去了——照云长公主回京并住进了陵王世子府后,很快就与宇文恪母子相认,随后她浑身缟素上了朝堂,当着朝臣的面揭穿了当年发生在陵都陵王府的丑事。
宇文恪备受打击,他没想到自己这么多年居然一直认贼为母,甚至帮着禽兽不如的父亲做事。愤怒之下,他毅然决定与宇文盛断绝父子关系。
这件陈年旧事也迅速传遍了朝野内外,人人都在说陵王狼子野心,不仅奉主无状,将堂堂一国公主逼得遁入空门,还犯下了如此骇人听闻的罪行,简直人神共愤。而皇室在这件事情发酵之后,先是下诏细数宇文盛的种种罪行,褫夺其陵王尊号,并将其除了照云长公主和宇文恪之外的子女姬妾贬为庶民,同时还派了刑部尚书及三千赤羽军前往陵都,务必将宇文盛及其家眷捉拿归案。
夏侯渊作为赤羽军西郊大营总都督,这个时候更是责无旁贷,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后面竟然直接宿在西郊大营了。
钟玉卿本来不是个爱管闲事的人,然而钟青葵是她的亲侄女,符家兄弟如今又住在越国公府,俨然是越国公府的一份子,她又担心两人年纪小不懂事,闹出什么有损名节的事情来。事关两家的清誉和两个小辈的名声,尤其是出了钟绿芙那样的事情之后,她不得不得谨慎行事。思量再三,她决定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恭王妃。
彼时钟瓒也因照云长公主的揭发忙得晕头转向,没空理会家中女儿的琐事,恭王妃则在忙着筹备钟绿芙的出阁礼仪,疏忽了对钟青葵的管教。骤然听了这件事,恭王妃气得几乎要昏过去,好久都没有缓过来。想到丈夫对钟绿芙思维态度,她更加忧心亲生女儿重蹈覆辙,回头就把钟青葵招来则骂了一通。
钟青葵一头雾水,但是听到后面,她也猜到这事是从夏侯纾那里泄露出来的,所以挨完骂之后,她立刻乘坐马车到越国公府当着夏侯纾的面发了一大通脾气,指责她言而无信,明明答应她会保守秘密,结果转头就把她给卖了,还闹到了母亲那里。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消息毕竟是从夏侯纾这里传出去的,所以她便硬着头皮听钟青葵骂完,才耐着性子好生安抚。但是钟青葵还是记恨上她了,气呼呼的回家后,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再理她。
夏侯纾没办法,只好找了符止来劝和。可是符止却说夏侯翊给他下了禁令,让他一个月内都不准与钟青葵联系,否则就送他回眠象山,所以他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虽然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但是夏侯纾还是有了不小的收获,因为她发现了一个关键信息:夏侯翊最近也跟舅父一起忙着捉拿陵王回京的事,连家都不怎么回,更抽不出身去看刚定下的未婚妻。而他让符止一个月不准与钟青葵联系,侧面也反映了他们处理陵王的事,至少要一个月。
时间很快就到了四月底,深居济和宫的杨太后迎来了六十六岁的寿辰,宫中下旨要大办。
杨太后自从迁居济和宫之后,由于身体原因,一直深居简出,也不怎么爱管事,连凤印都是毓韶宫的姚太后把持着,今年却破例大操大办,还要求京中四品以上的命妇携女眷进宫贺寿,实在奇怪。 联盟书库
也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的消息,说是照云长公主出嫁前便与杨太后交好,如今历经沉浮又多年未见的老友突然聚在一起,颇为投缘,杨太后自然就有了精神头。还有人说杨太后是想重新振作起来,也让大家知道,即便如今皇位上坐的不是她的亲生儿子,但她依然是先帝的原配正妻,是当今天子的嫡母,是南祁的皇太后,她还得再为照云长公主撑腰。
而大家更担心的是他们去参加杨太后的寿宴,会不会得罪真正执掌后宫的姚太后。不少人暗自琢磨要找个什么理由才能既全了皇室的颜面,又保住自己的立场。不过他们这一顾虑很快就被打消了,因为当今天子特意下了旨意,由佟淑妃负责操持寿宴的相关事宜,还专门从天子私库中掏钱为杨太后筹办寿宴。
也就是说,这场寿宴是天子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