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做人留一线

登凤阙 锦瑟轻寒 2669 字 23天前

夏侯纾懒洋洋地睡到中午才起床,一想到独孤彻可能背地里对自己的叮嘱阳奉阴违,她莫名的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冲动,决定亲自去查探一番才能安心。

雨湖并未对此发表任何意见,只是默默地按照夏侯纾的吩咐去准备了糕点,然后陪着她前往。

夏侯纾也察觉到了雨湖的异样。她觉得雨湖似乎比以前更加沉默寡言,但此时她尚未腾出心思去探究对方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御书房里,独孤彻正与几个大臣在商议政事,说的内容是关于内忧外患的事。为首的是王丞相,他说敌国进扰,大多是因为国家不定。要想国泰民安,首要的是立储、其次立后。

御书房里,独孤彻正与几个大臣在商议政事,力图解决当下的内忧外患。

经过一番讨论,王丞相突然说:“陛下,北原国敢明目张胆的在边境滋事,显然是想试探陛下的态度。而我南祁泱泱大国,自陛下登基以来,一直致力于休养生息、强兵历马,如今不过是区区三万北原军而已,根本不足为惧。老臣认为,攘外必先安内,当下的有两大要务:一是立储,二是立后。”

独孤彻听后,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看着王丞相,眼中闪烁着锐利的目光,冷声道:“众爱卿纷纷上奏要立储立后,难道是朕已经到了垂暮之年,或者病入膏肓,难以继任君主之职了吗?亦或者朕是个昏君、暴君,是以众爱卿才急着另立新主?”

“臣等不敢!”王丞相与身后的几个大臣听后吓得慌忙跪地磕头。

夏侯纾与雨湖站在屏风后面窃笑,心中暗自嘲讽王丞相这个老狐狸。他暗中与吕美人勾结,企图篡夺皇储与皇后之位,还以为独孤彻对此一无所知。

夏侯纾记得很清楚,昨晚她陪伴独孤彻批阅奏折时,曾无意间翻到了一封密函,揭露了王丞相与吕美人的阴谋。没想到的是,王丞相今天就迫不及待地前来向独孤彻进言。他的行为无异于自投罗网,真是活该碰到了刀尖。

独孤彻却没打算让他们蒙混过关,他大手一挥,直接将案头的一大摞奏折扔了出去,纷纷落在那几名大臣的跟前。这一举动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谁都知道这是他表达不满的方式,但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你们还有什么不敢!”独孤彻怒道。他的目光扫过那几名大臣,语气严厉而坚定。然后他指着其中几本对王丞相说:“你自己看看,呈上来的折子里有多少是在参你与吕美人相勾结的?你私底下做了些什么,难道朕会不知道吗?从前朕是看在你深受先皇重用,又辅佐朕这么多年,功在社稷,也就不跟你计较。可是现在你却要置朕于不仁不义,昏庸无德之地,你让朕如何不寒心?”

“臣知罪!”王丞相几立刻低下头去,心中虽然不服,但也不敢在此时此刻与独孤彻正面冲突。他知道,独孤彻早已羽翼丰满,绝不会因为他的地位而有所宽容。于是他接着说:“老臣糊涂,听信了谗言,求陛下看在老臣辅佐陛下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饶了老臣这一回,臣必当誓死效忠陛下,绝无二心!”

独孤彻的视线转向其他的官员们,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还有你们,也别以为这事与你们无关。治官之道,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朕绝不是滥施淫威的人,但也不容许任何人轻视朝廷法度!”

一时间,御书房内鸦雀无声,无人敢再出声。

独孤彻的目光再次从每一个人的脸上扫过,然后他轻轻抬起手中的朱笔,在奏折上批下了一行字。王丞相和那几个被斥责的大臣接过批示后,灰溜溜地离开了。

夏侯纾慢慢地从屏风后面走出来,朝着独孤彻行了一礼。其实她早就知道独孤彻会这么做,如今内忧外患,他绝对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除掉对他有利的棋子。

夏侯纾接过雨湖手中的食盒,轻轻放在桌子上,随即将糕点一盘一盘地摆放在桌面上。她微笑着说:“陛下既然经答应过臣妾会好好吃饭,就不能食言。来,看看臣妾给你带了什么。”

独孤彻见她没有提及刚才的事情,便瞥了一眼她带来的糕点,拣起一块扔进嘴里,调侃道:“你是来监督朕的吗?”

夏侯纾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戏谑道:“臣妾这不是看陛下太可怜了吗?陛下拥有后宫三千,可到这紧要关头,竟无一人前来探望。”

“你就不能说点好听的吗?”独孤彻扶额。

“好听的呀?”夏侯纾假装很努力的想了想,“陛下日理万机,废寝忘食,劳心劳力,臣妾能够服侍在侧,倍感荣幸,必当尽心竭力为陛下解忧。”

独孤彻笑着摇摇头道:“还好朕还有你在身边,你是朕的小仙女。”

夏侯纾站在一旁,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恶寒。仙女就仙女吧,为什么还要加上一个“小”字。为了化解这种尴尬,她顺手整理起案上的折子。突然,其中一道折子被她一碰就掉在了地上,她慌忙将它捡起来,正好看到了里面的内容。

这是一封大臣联名上书的奏折,上面的字迹十分清晰,内容是推选佟淑妃为皇后。

夏侯纾小心翼翼地将折子放回原处。她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件事情,但她的内心却感到了一阵迷茫和不安。于是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大方承认道:“很抱歉,我不是故意的,但是内容我已经看到了。”

独孤彻没有任何反应,似乎在等着她接下来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