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嘉安的封地坐落于风景如画的乌兰贝尔草原,与北原王宫相距不过三十公里。尽管其面积未能与他的两位兄长的封地相媲美,但其地理位置优越,紧邻北原王宫,且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富饶非凡。这无疑彰显了北原王和塔塔尔王后对这位幼子的深深宠爱。
由于乌兰贝尔草原与北原王宫距离较近,赫连嘉安与夏侯纾从北原王宫的秘密通道离去后,仅用了半日的时间便回到了乌兰贝尔草原。
他们刚踏进营地,赫连嘉安的心腹忽轮便疾步上前,向他呈报了最新的探子情报。据忽轮所述,大王子赫连保康在封锁北原王宫后,对宫内所有人实施了严格的管控,切断了与外界的所有联系。此而在这个危急时刻,北原王旧伤复发,因缺乏及时的医疗救治,生命垂危。为了挽救王国的命运,他不得不颁布诏书,将王位传给大王子赫连保康,并定于三日后举行盛大的登基典礼,召集各部落首领进京朝拜。
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赫连嘉安心中五味杂陈,但他知道此刻必须保持冷静。他看了一眼身边的亲信们,深知这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必须尽快制定应对策略,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剧变。一场权力的游戏即将展开,而赫连嘉安,将作为主要的参与者之一,在这场游戏中争取自己的利益和地位。
随后,赫连嘉安命令忽轮立刻向各亲王和部落首领传达消息,称大王子赫连保康软禁大王及塔塔尔王后,意图弑父夺位。
忽轮听得满头大汗,他迅速地安排手下的人马,确保一切按照指示进行。
赫连保康自诩为草原上的猎鹰,不仅拥有一批无所畏惧的死士,还精心训练了数百只猎鹰。这些猎鹰经过严格训练,极具战斗力。它们不仅可以刺探军情,传递情报,还可以在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专门刮走敌军战士的眼睛,令其方寸大乱从而让赫连保康的军队趁机击败敌人。据赫连嘉安所说,徐英达当日之所以被害,正是因为未能抵挡住这群猎鹰的攻击。
一提到徐英达的死,夏侯纾的怒火便被瞬间点燃。徐英达一生为国为民,是南祁的大英雄。他的死一直是徐家兄弟难以释怀的伤痛。而夏侯纾,正苦于没有机会为这位英勇的壮士报仇。既然上天厚爱,给了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她就不能白白辜负了。
赫连嘉安的支持者来自塔塔尔王后的母族,这一部落不仅是北原除了王室之外最富有和最强盛的势力,还吸引了无数英勇善战的勇士和能言善辩的文士。北原王的三位王子均由塔塔尔王后所生,他们之间除了长幼顺序外,并无尊卑之别。然而,塔塔尔王后对最小的儿子宠爱有加,这使得赫连嘉安在某种程度上占有了优势。
此次,赫连嘉安高举“清君侧,诛逆臣”的旗帜,这一行动迅速赢得了众多部落的响应。甚至连齐科尔草原的二王子也顺应民意,加入了义军,共同谋划这一宏大的计划。
讨伐令一出,各路义军纷纷响应,齐聚直城,将王宫围得水泄不通。
赫连保康的登基美梦瞬间破碎,惊慌失措之下,他竟以北原王和塔塔尔王后的性命为筹码,威胁义军。他恶狠狠地放话,若是义军敢贸然攻城,他必将毫不犹豫地杀了他们。
这个时候,无论是深受北原王和塔塔尔王后宠爱的赫连嘉安,还是被放逐多年的赫连肃泰,谁都不希望父母遭遇不测。
双方都投鼠忌器,局势只能这样僵持着。
夏侯纾回到赫连嘉安的大营后,一直以男装示人,连之前负责看押她的人都未能察觉其真实身份。此次,她随义军一同出发,隐藏在军队之中。然而,大军已经在城外驻扎了两天,由于担忧北原王和塔塔尔王后的安危,赫连嘉安与其他部落首领都显得忧心忡忡。他们既担心城内的安危,又忧虑自身和部族的命运。
此刻的大营中,气氛异常紧张,众人的心都悬在半空,期待着能够尽快解决眼前的困境。
中午时分,赫连嘉安迈着沉重的脚步回到了他的住所,身后跟随着一群部下。他自顾自地一通发泄之后,又瞪着那破损的酒壶,满脸怒气地破口大骂,尖锐的言辞像锋利的箭矢般射向部下们。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失望,仿佛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部下们低着头,默默承受着他的责骂,不敢有丝毫的反抗,直到赫连嘉安骂累了,他们才默默退了出去。整个场景充满了紧张和压抑的气息,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
夏侯纾在帐篷外悄悄听着,随后不慌不忙地步入帐内,便看到一名侍女正在忙碌地收拾着地上的碎片。她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侍女暂时退下。接着,她拿起几案上铺展的北原王宫地图,细心地观摩起来。
北原王宫的布局并不复杂,然而其城墙坚固如磐石,任凭风吹雨打,始终屹立不倒。更因有重兵把守,使得这座宫殿成为了一座难以攻克的堡垒。再者,对方手握人质,无疑为这场对峙增添了更多的无奈与困境。
夏侯纾心中明白,要想顺利解救人质,除掉赫连保康,实属不易。她深知此刻需要慎重行事,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但这也是他们唯一能联合众部落正面与赫连保康抗衡的机会,所以她绝不会轻易放弃,定会竭尽全力寻找突破口,化被动为主动。
赫连嘉安正在气头上,他转头看着夏侯纾,嘴角挂着一丝讥讽的笑容,嘲讽道:“你们南祁的女子果然不一般,竟然还会看这种东西。怎么,看出什么门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