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成为池家风水师

“这可是池家在内地商业布局的关键一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池家老爷子站在那即将开业的五星级酒店大堂中,身姿笔挺,眼神中满是坚定与期待。酒店的水晶吊灯洒下璀璨光芒,映照在大理石地面上,折射出一片华丽。他的手轻轻抚过身旁的圆柱,仿佛在感受着这建筑的每一丝力量,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池家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

这座酒店坐落于上海浦东,周边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尽显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繁华。街道上车流如织,行人匆匆,每个人都带着这座城市特有的快节奏与活力。远处的东方明珠塔在阳光下闪耀,与周围的摩天大楼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充满现代感的画卷。而池家此次斥巨资打造的酒店,无疑是想在这片商业沃土上,打下属于自己的坚实根基。

香港、台湾,凡是与池家有生意往来或是沾亲带故的人,都收到了开业邀请。像我和哥哥邵与恺,还有阿宇、黄东东、黄婷婷、贺薇等人,也都齐聚上海,前来庆贺。2009年的浦东新区,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曾经的农田和滩涂,在短短数年之间,已崛起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区域。

“听说国务院前阵子批复同意撤销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了?”我一边翻看着手中的报纸,一边对哥哥说道。报纸上大幅的报道,详细阐述着这次行政区划调整的重大意义。

哥哥点了点头,“是啊,这对浦东的发展来说,可是个重大机遇。南汇的并入,不仅扩大了浦东的面积,还能在产业布局上实现深度融合,未来可期啊。”他目光望向窗外,似乎已经看到了浦东未来更加繁荣的景象。

果不其然,走在浦东的街头,到处都能看到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内环线浦东段的改造工程接近尾声,工人们在烈日下忙碌着,进行最后的路面修整。中环线浦东段也即将竣工,巨大的桥墩和桥梁展现着工程的宏伟。这些交通要道,就像是城市的动脉,为浦东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东西通道和机场北通道等世博配套工程也在加紧推进,工地上机器轰鸣,运输车辆来回穿梭。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段等6条轨道交通线的前期工作也基本完成,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线路规划和站点设计。不难想象,等这些工程全部完工,浦东的交通将会变得多么便捷。

不仅如此,浦东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金融街上,一家家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招牌醒目而耀眼。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54.4%。金融机构和总部机构加速集聚,新增中外资金融机构5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115家。这些机构的入驻,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让整个区域都充满了创新和发展的气息。高新技术产业同样成绩斐然,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科研人员们在实验室里专注地研究着前沿技术。产值同比增长14.9%,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1.1倍。

“浦东发展得这么快,咱们池家酒店选在这儿开业,真是个明智之举。”贺薇忍不住感叹道。她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似乎已经看到了池家酒店在这片土地上的辉煌。

池家酒店一周后才正式开业,我们几个年轻人,在这繁华的上海滩,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决定四处逛逛。

春末夏初的上海滩,阳光明媚而温暖。我们一行八人,拖着行李箱,走在热闹的街头。池思兴奋得满脸通红,“这就是许文强的上海滩啊!我终于来了!”她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下身配着牛仔裤,背着一个大大的双肩包,十足的旅行者模样。一路上,她的眼睛不停地张望着,不放过任何一个新奇的角落,嘴里还不时地发出惊叹。

黄东东拍了拍池思的肩膀,笑着说:“别光顾着看人了,行李还在这儿呢!”他自己也被周围的热闹景象吸引,眼神中满是好奇。

我拖着行李箱,四处张望着,“哇,这里的人真多!我们赶紧出发去外滩吧,我早就想看看那里的万国建筑群了。”脑海中已经浮现出那些古老建筑的独特风貌,心中充满了期待。

黄婷婷穿着一条碎花连衣裙,显得格外清新,“对啊,外滩的夜景最美了,我们得早点去占个好位置。”她一边说着,一边整理着自己的裙摆,仿佛已经准备好在外滩的美景中留下美丽的身影。

一行人说着,便挤上了地铁。车厢里挤满了人,可我们却兴奋不已,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即将看到的风景。

“你们看,那边的建筑好有历史感!”贺薇指着窗外的建筑,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她穿着一条牛仔短裤,搭配着一件粉色的上衣,青春活力十足。她的手指随着列车的行驶而移动,似乎想要将每一座建筑都印在心中。

阿宇戴着一副墨镜,酷酷地说:“上海滩的夜景,我早就听说了,今晚一定要好好看看。”他靠在车厢的扶手上,看似镇定,实则内心也充满了期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黄婷婷和弟弟黄东东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只是黄东东理个板寸,而黄婷婷则披着长发。黄东东笑着说:“听说外滩的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风格,既有东方的韵味,又有西方的浪漫,真是让人期待。”他一边说,一边比划着,想象着那些建筑的独特魅力。

经过一番辗转,我们终于来到了外滩。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壮观。那些建筑风格各异,哥特式的尖顶、巴洛克式的雕花、罗马式的拱门,在灯光的勾勒下,仿佛将人带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哇,太美了!”池思忍不住惊叹,连忙拿出相机,不停地拍照。她从各个角度拍摄着这些建筑,想要将每一个瞬间都定格下来。

我站在江边,望着对岸的陆家嘴,那里灯火辉煌,东方明珠塔高耸入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上海滩的风水不简单!”我和哥哥拿出罗盘,不禁感叹道。

上海滩这座东方魔都,自开埠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神秘的气息吸引着无数人。它的繁华与辉煌背后,似乎隐藏着某种不可言说的“风水密码”。从古老的石库门到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从蜿蜒的黄浦江到繁华的外滩,上海滩的每一寸土地都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与自然、与历史、与命运的微妙关系。

“小汇,你说这上海滩的风水到底有什么讲究?”池州好奇地问道。心中对这座城市的风水充满了疑惑和探究的欲望。

哥哥一边看着罗盘,一边说道:“上海滩位于长江入海口,背靠中国大陆的广袤腹地,面朝浩瀚的东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既有长江的滋养,又有大海的包容,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它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而且,传说上海的龙脉起于龙华寺,蜿蜒穿过黄浦江,直奔外滩。外滩是上海滩的‘龙口’,江水与海水在此交汇,带来了无尽的财富与机遇。”我的声音低沉而稳重,仿佛在讲述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我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难怪那些早期的商人和冒险家,都喜欢在外滩扎根。”脑海中浮现出那些身着长袍马褂的商人,在这片土地上拼搏奋斗的身影。

为了更深入地探究上海滩的风水奥秘,我们决定拜访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望的风水前辈。几经打听,我们得知这位前辈居住在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宅里,宅子位于一条幽静的弄堂深处。

当我们踏入那狭窄的弄堂,仿佛瞬间穿越回了旧时光。斑驳的墙壁、青石板路,都散发着岁月的气息。叩开那扇古朴的木门,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出现在我们面前。

前辈热情地将我们迎进屋内,屋内摆满了各种风水书籍和古老的法器。我们向他请教上海滩风水的独特之处,他微微一笑,缓缓说道:“上海滩的风水,不仅在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更在于其人文与自然的交融。从风水格局来看,外滩的万国建筑群,错落有致,宛如一条巨龙盘踞江边。而黄浦江的水,恰似巨龙的血脉,流淌着财富与生机。”

他接着说:“再看这石库门,作为上海滩独特的建筑符号,每一扇门、每一个天井,都蕴含着风水的奥秘。石库门的布局,讲究藏风聚气,天井便是吸纳天地灵气的关键所在。清晨,阳光洒进天井,带来一天的活力;夜晚,月光映照,灵气在其中流转。”

我们听得入神,心中对上海滩的风水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前辈还拿出一些古老的地图和风水图册,为我们详细解读上海滩风水的变迁。他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建筑不断崛起,虽然改变了原有的风水格局,但也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从前辈家中出来后,我们又来到了龙华寺。这座承载着上海龙脉传说的古寺,庄严肃穆。寺内香烟袅袅,信徒们虔诚地祈祷着。我们沿着寺内的小径漫步,感受着那份宁静与祥和。

哥哥指着寺后的山峦说:“传说这便是龙脉的起始之处,龙气从这里出发,贯穿整个上海滩。”我们站在寺中,用罗盘仔细勘测,发现这里的气场果然与众不同,充满了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

在龙华寺的藏经阁里,我们查阅了一些古籍,上面记载着关于上海风水的传说和故事。其中有一则故事提到,古代的一位风水大师曾预言,上海滩将成为一座繁华的商业之都,因为这里汇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和财富。

离开龙华寺后,我们来到了黄浦江畔。江面上船只往来,汽笛声此起彼伏。我们沿着江边漫步,感受着江风的吹拂。此时,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我望着江水,心中感慨万千:“这黄浦江,不仅是上海滩的母亲河,更是风水的命脉所在。它见证了上海滩的兴衰荣辱,也孕育了这座城市的繁荣。”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城隍庙。这里充满了老上海的烟火气,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街道两旁的店铺琳琅满目,各种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

小主,

“哇,这里的东西真多!”黄婷婷兴奋地拉着黄东东的手,穿梭在各种小摊之间。她一会儿拿起一个精致的小摆件,一会儿又被旁边的小吃吸引,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阿宇则被一家卖糖画的小摊吸引住了,他好奇地看着师傅用糖浆画出各种图案,最后师傅递给他一只栩栩如生的糖画凤凰。“这糖画真好看,我小时候也吃过,不过没有这么精致。”阿宇赞叹道。他轻轻转动着手中的糖画,欣赏着那精美的线条和色彩。

贺薇被一家卖旗袍的小店吸引住了。店内挂着各种款式的老上海旗袍,她忍不住试穿了一件,站在镜子前左看右看。“怎么样,我穿这身像不像旧上海的名媛?”贺薇问身边的池思。她微微侧身,摆出优雅的姿势,仿佛已经穿越回了那个年代。

池思笑着点头:“像极了!这旗袍的款式和做工都很精致,你穿上它,简直就是从老照片里走出来的人。”池思一边说着,一边帮贺薇整理着旗袍的领口,眼中满是羡慕。

我和哥哥被一家卖小笼包的店铺吸引住了。我们点了一笼热气腾腾的小笼包,小心翼翼地咬开一个小口,吸一口汤汁,再蘸一点醋,吃得津津有味。“这小笼包真是太好吃了!薄皮大馅,汤汁鲜美,真是名不虚传。”我赞不绝口。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那鲜美的汤汁在口中散开,仿佛品尝到了老上海的味道。

黄东东则被一家卖糖炒栗子的小摊吸引住了。她买了一袋热乎乎的栗子,剥开一颗放进嘴里,香甜的栗子让她忍不住又买了第二袋。“这糖炒栗子真好吃,又甜又糯,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栗子。”黄东东对身边的黄婷婷说。她一边吃着栗子,一边满足地笑着,那香甜的味道仿佛让她忘记了一切烦恼。

城隍庙的烟火气,让我们感受到了上海的另一面——热闹、亲切,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这里的每一个摊位,每一个笑容,都让我们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

第三天,我们决定深入上海的弄堂,去体验老上海的生活。“听说上海的弄堂很有特色,今天我们就去走一走。”邵与恺提议道。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于是我们踏上了探索弄堂的旅程。

我们来到了一条典型的老上海弄堂。狭窄的巷子里,晾着各种衣服,居民们坐在门口聊天,孩子们在弄堂里追逐嬉戏。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活的痕迹,墙壁上的斑驳、地面的石板,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这里的感觉真不一样,有一种很亲切的氛围。”池州感慨道。他看着那些在弄堂里玩耍的孩子,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

我们走进一家弄堂里的小面馆,点了几碗热气腾腾的葱油拌面。面条是手工制作的,滑嫩爽口,葱油的香味扑鼻而来。“这面条真是太好吃了!虽然很简单,但味道很正宗。”我赞不绝口。每一口面条都带着浓郁的葱油香,让人回味无穷。

贺薇则被弄堂里的老式建筑吸引住了。她看到一扇扇木门,上面刻着岁月的痕迹,还有那些斑驳的墙壁,仿佛在诉说着老上海的故事。“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历史感,让我仿佛回到了过去。”贺薇感慨道。她轻轻抚摸着木门上的纹路,感受着那岁月的沉淀。

阿宇则和黄东东、黄婷婷一起,和弄堂里的孩子们玩起了跳房子。他们笑得前仰后合,仿佛忘记了自己是游客。“这里的生活真有意思,虽然没有高楼大厦,但有一种很温暖的感觉。”黄婷婷笑着说。她和孩子们一起蹦蹦跳跳,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在弄堂里,我们还遇到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奶奶。她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她家中做客,给我们讲述了许多关于弄堂的往事。老奶奶说,这条弄堂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见证了无数家庭的兴衰变迁。

她指着墙上的一张老照片说:“这是我年轻时的照片,那时候的弄堂比现在还要热闹,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更加亲密。”我们看着照片中年轻的老奶奶,想象着那个时代的弄堂生活。

老奶奶还拿出一些自己亲手制作的点心招待我们,那熟悉的味道,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离开老奶奶家时,我们心中充满了感激,也对老上海的弄堂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四天,我们来到了陆家嘴。这里是上海的金融中心,现代化的建筑鳞次栉比,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每一座建筑都让人惊叹。这些建筑高耸入云,展示着现代科技和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

“哇,这里真是太壮观了!”池思站在东方明珠塔下,仰望着这座高耸入云的建筑。她的脖子都仰酸了,却依然舍不得移开视线。

我则被金茂大厦的玻璃幕墙吸引住了。阳光照在玻璃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让我不禁感叹:“这些建筑真是现代科技的结晶啊!”那璀璨的光芒,仿佛是这座城市发展的象征。

我们决定乘坐观光电梯登上环球金融中心的观光厅。电梯飞速上升,透过玻璃窗,我们看到了上海的全景。整个城市在脚下展开,高楼大厦、街道桥梁、河流绿地,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哇,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渺小,但又那么壮观。”贺薇感叹道。她紧紧地贴在玻璃上,想要将这一切都尽收眼底。

阿宇则指着远处的黄浦江:“看,那边就是外滩,白天看起来和晚上完全不一样。”外滩在白天的阳光下,展现出一种别样的古朴与庄重。

黄东东和黄婷婷则在观光厅的玻璃地板上小心翼翼地走着,感受着脚下这座城市的繁华。“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震撼,上海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黄婷婷感慨道。她的脚步轻轻挪动,仿佛生怕惊扰了这脚下的繁华。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陆家嘴的风水格局,我们找到了一位在建筑设计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专家告诉我们,陆家嘴的建筑布局并非随意为之,而是经过了精心的规划和设计。

“东方明珠塔的球体造型,寓意着财富与圆满,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天地间的灵气。而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的设计,则蕴含着独特的风水理念。金茂大厦的外形如同一个节节高升的宝塔,象征着事业的蒸蒸日上;环球金融中心的顶部开口,寓意着吸纳天地之精华,汇聚财富与机遇。”专家详细地解释道。

我们听后恍然大悟,原来这些现代化的建筑背后,还隐藏着如此深厚的风水文化。专家还带我们参观了陆家嘴的一些隐藏风水布局,比如地下的水系规划、建筑之间的间距和角度等,这些细节都对整个区域的风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第五天,我们决定深入上海的居民区,去感受普通上海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