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越专门跑到隔壁县的电报局,给黄家的三位少爷拍了电报。
电报内容言简意赅,只有‘父病重速归’五个字。
要的就是一个十万火急。
一时半会儿倒是不用担心有消息走漏。
因为大平县已经增岗设哨,最近这段时间,没有县公署颁发的通行证许进不许出。
就连一清早来县城兜售柴火的乡民,也都被县公署安排在城门口的人,把柴火直接给收购了……
而在回来的路上,他又顺便按照梅坚毅的交待,以三块钱一个月的工钱,很轻松的招聘来了六十多个外县的工人。
梅县长给他讲的是一个月的工钱七块钱起。
但本乡本土的贾越觉得太多了。
一帮穷的都揭不开锅的人家,给一个月三块的工钱,那都是天大的恩德。
县长这么信任他,他得帮县长省着花钱……
这边厢,县公署招安土匪的事儿,操作的也极为顺当。
头一天贴了告示,第二天人就下山进城。
按照汤会计的提议,邀请全县士绅,草草的搞了一个招安仪式。
‘土匪’在城门口,向刚刚成立的大平县保安团,交了一百多条枪。
而后梅县长签署公文,赦免土匪一切罪状。
士绅们也很识趣,当场献上了连夜准备好的文治武功牌匾,狠狠的给梅县长提供了一波情绪价值。
下山的人,就按照梅坚毅的计划,安顿在了黄四海的黄家大院,以及黄千秋的宅院。
不到四千人,改成大杂院的两座大宅院,安顿下来竟然也只是稍稍拥挤了一点。
但这一下子,让整个县城的人口,差一点翻倍。
所以当外出三天,带着六十多个工人回来的贾越,就感觉整个县城都人满为患了。
乌泱泱的,全是人。
他还没搞清楚什么状况,就听到一声锣响。
扭头一看,却是之前当作人口市场用的那块空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搭起了一座高台。
这时,他的上司,县公署会计主任汤如是就站在高台上。
眼看着随着几声锣响,高台前聚集了不少县城居民,手里拿着纸喇叭的汤如是,指着张贴在高台上的告示宣读了起来。
告示一共两张,一个是矿山招工。
按照告示上的说法,山里刚刚发现了铁矿和煤矿。
两矿由县公署经营,即日面向全县招人上山挖矿。
限年龄十六至四十五,按每日挖矿数量计算工钱。
估算每日工钱两毛起,多劳多得。
人数以四千为限,招满即止。
同时提供食宿,管饱。
另招聘女工五十人,负责为两矿矿工烧饭。
一口气连读了三遍,看着高台下围观人群议论纷纷,汤会计也不多废话,直接又读起了另一张告示。
“为保境安民,即日起,本县保安团扩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