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内阁扩充迫在眉睫。

而招募一些老人,虽然更为稳妥一些。

但是内阁并不想要用,究其原因,还是思想的问题。

当初建立大秦皇家帝国理工学院,就是为了源源不断的为帝国出产高质量人才。

如今既然已经成长,为何不用呢?

而这也是为了确立规矩,日后想要入阁拜相,只能在大秦皇家帝国理工学院毕业。

而后从做乡老开始,一路从县郡干上来才行。

不然的话,如何能够有理政的经验呢?

所以,即便像周勃这样,投靠过来的刘季同乡,跟萧何也比较熟,也知道他很有才能,但依旧只是让他担任御史台长官,并没有拜相的意思。

不过他的次子周亚夫,以及晁错、贾谊、冯唐等新生代人才,都进入了大秦皇家帝国理工学院学习。

这些可都是历史名人啊!

在秦风知晓之后,莫名的有些激动。

因为历史终于还是跟自己知道的有些重叠了。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清君侧,诛晁错!”

“平定七国之乱,最后却饿死的周亚夫!”

这些对于秦风来说,都是朗朗上口的人物。

当初背语文课本的时候,可是没少下功夫。

而如今,他们都将成为大秦的栋梁,为这个伟大的帝国添砖加瓦。

想想就刺激啊!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对于徐书阳、陈泽生、刘博进入内阁,还是在意料之中的。

虽然刘博有些活泼,但无伤大雅。

三人在考评之中,皆为上等。

对于政事的判断,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刘博将抱着的一大堆奏章,放在桌案上,而后捶着老腰,叹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