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元三年时,宋仁宗还曾下过命令,让曾公亮等人编着了一本书,将大宋的火器全都总结起来,这也让后人得以窥见宋代武备之繁杂先进一二,这本书就是赫赫有名的《武经总要》。
这其中的记载,大宋时甚至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生化武器,一种可以喷射毒烟的火球,像极了后世的毒气弹。
很明显,大宋在火器上的领先,绝对让蒙古人吃了大苦头,虽然靠着骑射打穿了亚欧大陆,但是忽必烈上位后,立刻开始钻研起了火器,也就是这个时候便出现了铜制的火炮,以及铜制的火铳。
这种火器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十分粗糙,不止是外形,甚至连型号大小都做不到统一,但是这些火器的原理和结构都是大同小异的,皆都分为都有前膛,药室和尾銎三部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到了明朝后,火器的发展自然是又一次到了高峰,除了火炮威力和口径的提升,火铳也更进一步,出现了精准度和射程更高更远,但是造型却更小巧的短柄火枪,也就是李洪如今手上的这一支。
李洪摸着这柄上面还鎏了金边的火枪,突然突发奇想的说道:“爹,这火枪你只有一把,那火铳你有多少?”
李善长没好气的说道:“我是文官,要火铳做什么,一把都没有!”
李洪依旧没有放弃,再次问道:“爹,你可有办法弄到火药司的批条?”
“别想了,太原地势平坦,最适马战,你即便给你的兵卒每人带一只火铳也没用,十几步的射程,还不如用弓箭方便,你当圣上为何多给你两百骑兵!”
李善长虽说没上过战场,但毕竟是朱元章的幕僚出身,一些基础的军事知识还是知道的,便比如火器最好用的地方是在水战和有掩护以及埋伏的地方。
像是太原这种地势平坦尽是平原的地形,你火铳射出一枪,等你换子装填,对方骑兵都已经能来回冲杀三四遍了,因此火铳还真没有弓箭好用。
李洪却是没在乎这么多,反而眼睛又是一亮的说道:“爹,你就说你能不能搞到火药司的批条,我要一千柄火铳,我自有妙用!”
李善长狐疑的看着李洪,理智告诉他李洪再有能耐难道还能让火铳的射程和换弹速度变快不成,但是以往的经验却又告诉他,李洪还真可能有这个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