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弩,算是在火器出现前,杀伤性最大的冷兵器,且没有之一。
车弩车弩,其意思便是在战车上置弩,用以发箭,听起来似乎和弓箭没什么两样,但实际上这却是一种大型的守城兵器,发射的箭跟房上的椽子一样粗,箭头能射进敌军的骨头而且直接打碎,极为凶狠。
且最重要的是,这东西一次可以发射五到十支箭失,且射程也是极远,妥妥的大凶器。
唐代的军神李靖在其的所撰写的兵法书《卫公兵法·攻守战具》中就曾写道:“其牙一发,诸箭齐起,及七百步。所中城垒,无不摧陨,楼橹亦颠坠。谓之车弩。”
《宋史·张琼传》中也有对车弩的描写说:“及攻寿春,太祖乘皮船入城濠。城上车弩遽发,失大如椽。”
戴老五镇守潼关多年,对于潼关的这些器械的了解,无论是威力还是射程,都远比李洪清楚许多,因此,在这群人一到车弩的射程之内,便立刻讲明。
这也是为何李洪需要先说服戴老五弃暗投明的原因所在,不然李洪还真不知道该什么时候用火炮,什么时候用车弩,又该什么时候放下尖刀滚木之类的东西。
李洪得到戴老五提醒,立刻大喝一声,随后将士们便立刻响应,那些扩募察汗派出来试探的先锋兵,好不容易走进了些,便是一阵阵急促的破空之声,一阵密集的箭雨又落到了清军的头上。
潼关有车弩近百,每一架车弩全部都是满载发射,也便是每架车弩上都有十支箭失,这加起来便是近千的数字,这一发齐射,当真可称之为箭雨。
先锋兵虽说身上有甲胃和盾牌,但是那东西,在车弩这粗大的箭失以及巨大的动能加持下,所谓的盾牌看起来其实也和纸湖的没什么太大的两样。
冲过来的先锋三百多人,瞬间便又是倒下去一大半,最终只剩下一百多人也是趴在地上,动也不敢动一下。
这种情况,看的李洪莫名的有些后怕,他还是小瞧了潼关的守备,当初他若是没有混进潼关从内部攻破,而是打算从外部打进去的话,说不得现在趴在那里不敢动的人中,就有自己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