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从抑郁变为沮丧,蔡昭姬却很欢乐。
她不仅有无论别人怎么说,我就是不嫁的逆反心理,还体会着逆反带来的快感——过去十年间,父亲蔡邕不时叹息没有儿子,常常把她当做儿子一般教育,还遇上了不少合适的未婚帅哥哥。荀家的几个,辛家几个,河东卫仲道,来自江东的顾、陆氏儿郎。。。
这些能言善辩,品貌出众,外貌优秀的男子,或矜持有利,或大胆主动,或雄姿英发,轮番地展现自身优点,让蔡昭姬应接不暇,不知道应该选谁。这下总算明白父亲的考虑,明白陈家郎君在一众青年中真不算出众。
陈群的恋爱,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变作一缕单相思,化作青春的酸甜,更多是苦涩。
。。。 联盟书库
宾客渐渐散去,中平五年的春天,刘备已无心关注陈群,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大事,让他应接不暇。
首先,并州郭太等于西河白波谷,抢劫、袭击太原郡、河东郡。朝堂意图让驻守在关中的前将军董卓前往并州平叛。
不久,大别山中的黄巾余党,进入汝南郡葛陂,黄巾再起,杀掉长官,攻陷城池,引发一系列叛乱。皇帝命令西园八校尉中的鲍鸿等人,前往平叛。
地方上此起彼伏的叛乱(起义),使得朝中有志之士、有才子官,各抒己见,不断上书。
其中,太常、江夏人刘焉的一份奏章引起了皇帝的瞩目,其大意为:“天下兵寇不息,主要原因是郡守镇压不利、刺史对郡守监督不到位。而此时监督不到位的原因是刺史们太年轻,官秩(600石)太少,没有威信。建议选朝中清名重臣,依然拿两千石俸禄,到地方担任州刺史,最好把州刺史改为州牧。”
不知道什么原因,皇帝竟然同意了刘焉的建议,不把百姓的起义(叛乱)原因归结为治理不当,而是归结于镇压、安抚不到位。并派出九卿、尚书出任州牧。从此州刺史从御史、监察官,开始逐渐向相当于省高官、高官一把抓发展。
汉末的混乱,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