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重耳在外

汉起 赤血萌萌 1525 字 11天前

刘放道:“王长子礼贤下士,与将士同甘共苦,战则不避刀剑矢石,亲率骑兵冲突,有斩将夺旗、破定郡县之功劳。诸皇子中功劳最大,只二王子堪比。”

刘焘:“二弟只有些许安定郡县输送粮草之功,却与我以身犯险相比,哼!”

刘放:“的确如此,然而二皇子南下扬州、驻扎无锡、邺城,通运河、修农桑、兴手工、促商业、讨山越、抓壮丁,使大王钱粮丁甲充足……”

“你帮谁说话!”二弟刘业被很多中原人士认定“嫡长子”“世子”,父王甚至将秣陵更名建业,令刘焘意难平,一掌劈穿面前桌案。

刘放道:“真神力也!听说方伯一直希望通过努力改变大王和世人看法,如今看来确实如此啊。”

刘焘:“可惜,父王意不在我。”

刘放起身下拜道:“恕在下直言,帝王之家,同母同父兄弟也可能手足相残,更别说同父异母,早早分开之异母兄弟。吴王次子绝非面上那样温俭谦让、人畜无害。

即便王长子不争这大位,未必就能善终。既然如此,为何不争?”

刘焘见刘放面色严肃、话语严重,也起身拜道:“君可有计略以教我?”

刘放:“不争乃是争,争乃是落了下乘!”

“何意?”

刘放:“世人皆知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得生。却不知为何晋献公废杀太子、驱诸公子,而立幼子。”

刘焘:“我学艺不精,确实不能明辨其道理。”

刘放:“其实很简单,晋献公春秋方长,而太子等已长。越是精明强悍之国君,越不能容忍大权旁落。

此时年长诸子觊觎权力、勾心斗角,他们的母亲年老色衰不再受宠。国君身边年轻妻妾常常伺候君前,幼子孝顺可爱。如果方伯遇到这种情况,又怎么选择呢?”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刘焘哈哈大笑,接着掩面哭泣,多少不通之处,今日皆通:“申生必恨生帝王之家,父子兄弟如仇雠!”

刘放:“吴王年不到四十,而二子已长,即便再用十年统一天下,十年休养生息,也不到六十岁。听闻多名相士,皆言吴王寿必高于七十……三十年后,年长皇子皆已非盛年,又如何能继承大位?”

“可笑二弟还不自知,常以世子自居。即便真是世子,三十年世子,世上闻所未闻。”刘焘抓住刘放手臂,“听先生一言,胜过千言万语,从今这大位,我也不想了,还请为我指条明路。”

刘放:“不想,却不能不争!”

刘焘:“为何?”

刘放:“大王让你争,你不争就是犯了大忌,属于政治上南辕北辙。

况且用人如用器,无能无为之人,又哪里能获得部众、土地与名位?

没有这些又如何能获得权力?大丈夫无权岂能活得畅快,活得自在?”

刘焘:“争与不争皆不可,却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