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初具模型的牙刷无疑就是弘治皇帝发明出来的,因为这件事被记录在美国牙科博物馆中。
在弘治皇帝之前,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刷牙,只是牙具模样具备多样性,并没有形成统一。
比如用柳条沾些许盐巴用来刷牙,或者用手直接沾盐巴刷牙,这些都是富贵之家才能用得起的,因为盐巴在古代的价值太高,对贫下中农来说消费不起。
没有盐巴,小农们也可以沾草木灰等清洁牙齿,不仅可以防虫还能止疼。
不过无论如何,牙刷的特定样式都还没被发明出来。
今天朱厚炜依旧休课,大清早洗漱完毕后也没去坤宁宫,他找到秀宜,问道:“秀姐姐,你怎么刷牙?”
秀宜将柳条拿出来,然后沾染了一些牙粉和西盐,道:“就这么刷呀。”
朱厚炜道:“不趁手诶,你说可不可以将牙柄给加长点。”
秀宜愣了一下,然后喜笑颜开道:“是呀!我怎么没想到。”
“我试一试。”
秀宜又去拿了柳条,朱厚炜道:“秀姐姐,你说可不可以将这前面加上毛发,这样就能将牙粉醮上去啦。”
秀宜震惊的瞪大杏眼,激动的道:“殿下你真的聪慧呀!我马上去试一试。”
经过朱厚炜的提点,秀宜很快便制作出来了和后世牙刷类似的模型,牙刷头部用猪鬃毛粘合成密集坚韧的毛发,木质的牙柄经过加长后,更适合手握力。
于是大明第一个牙刷就这么华丽的诞生了。
这倒不是什么高科技的发明,不过日常生活中最不起眼的东西,但千百年来也没有人想过。
在这个重农抑商的时代,没有利益驱使,不会有人会想着多制发明用来赚钱。
真正成为商人的,他们要么在市井做买卖,要么做丝绸瓷器等大买卖,对于心理需求呀、市场需求呀、市场空白等等都没有明确的概念。
要是放在后世的商人,恐怕这玩意早就被发明出来了,因为空白的市场可以驱使他们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而获得巨额的利益收入。
不过无论如何,秀宜也不会怀疑朱厚炜什么,毕竟这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发明而已。
如同往常一样,秀宜拉着朱厚炜朝坤宁宫走来。
朱厚炜怀中揣着四个牙刷,摇摇晃晃的来到了张皇后面前。
“娘。”
张皇后漫不经心的道:“哦,洗漱了没有?快来吃早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