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皇权的失败

第二天一早,内阁首辅刘健请辞,刑部尚书白昂请辞,锦衣卫指挥使牟斌请辞。

当初清宁宫失火,内阁和工部就祈求以灾异辞职,现在民间传播谣言,他们又请求辞职,这是大明文官们的老传统了,只要国家出现任何事,都是他们治国不力,势必要请求辞职以谢罪。

他们明知道皇帝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因为国家还需要他们治理,因此皇帝总会不允。

第二天晚上,刑部那边就给出了处理意见,妥氏身为锦衣卫舍余,勾结百姓传播妖言,按律当斩。主犯郑旺为愚昧百姓,念其初犯,并无恶意,判流刑发配贵州。

刑部查出来的原因归结为一个愚昧的百姓,企图以早年典卖的女儿成为皇亲国戚,愚昧无知,不知分寸律法,又加上妥氏兄弟为攫利而欺瞒郑旺,从而酿成妖言传播。

刑部以此结了案子,然而伤害最深的张皇后注定没有人会给她一个交代。

难怪张家两位舅舅说要用私刑去解决了案犯,因为他们当初就预测过这件事最终肯定会在文官的运作下雷声大雨点小。

然而事情并没有因此结束。

巡查福建御史刘文上书弘治皇帝,对曰:妖言传播,勿以为真。然者帝王之举发于中而形于外,故前汉孝武皇帝赐钩弋夫人尧母宫,乃使外廷奸佞心生异念,故此酿成巫蛊之惨案。

今上宠蔚王过甚,一介皇子入主乾清宫闻所未闻,上又以东宫之礼,意欲在春和宫行东宫之属,逾越礼法,又遣蔚王于乾清宫观政,此举未免令人想入非非,臣呕血恳请皇上典明正身,勿要逾越礼法……

同时上奏疏规劝皇帝的还有六科的给事中,纷纷请求弘治皇帝撤销对蔚王一切不合理的赏赐,撤销春和宫宿卫以及过量的宫女和太监等等。

弘治皇帝脸上泛着怒火,在这场斗争中,弘治皇帝无疑败的一败涂地。

什么妖言案,不过是某些有心人规劝弘治皇帝的一种政治手段罢了,只是对一个不满三岁的孩子使用如此肮脏的手段,怎能不令人作呕?!

这件案子注定查不出来始作俑者,因为刘山被灭口了,脏水泼给了锦衣卫,利用一名愚昧的百姓达到了他们所有的政治目的。

这是一场彻头彻尾针对弘治皇帝逾越礼法的阳谋,从弘治皇帝开始宠爱朱厚炜过度,他们就已经在密谋了。

他们不准许弘治皇帝做出礼法之外的事,一切都要按照他们的道德礼仪标准框架去行事做皇帝,这才是一名合格的君主。

因为一旦皇帝开始随心所欲,不听文官们的规劝,那就意味着皇权已经逐渐开始走向脱离他们掌控的地步,这对文官们来说绝对是不可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