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家皇太子殿下,这次倒是意外没有数落朱厚照。
他耐着性子对朱厚照分析道:“你说的确实很有道理。”
还没等朱厚照开心,弘治皇帝又问道:“天下掌握话语权的都是士大夫阶层。”
“真要让他们和普通百姓一样纳税,你觉得这个阶层的人会同意吗?”
“还有勋贵阶层,他们会同意吗?”
“如果我们真这么做了,那不吝一口气得罪了所有权贵阶层,他们都是大明治理国家的肱股之臣,还有一部分举人,他们也拥有免税权,国家这么多老百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为了一个科举名额,为什么?”
“考上了才能改变阶层,才能免除税收,因此这么多人趋之若鹜。”
“如果陡然改革让所有人都共同纳税,那时候天下所有人都会反对你。兵部反对你,你会失去兵权;吏部反对你,你会失去人事权;内阁反对你,无人给你治理大明江山。”
“那个时候咱们这个孤胆天子还有什么用?”
“朕再问你,你会不会觉得于谦那一群人放弃祖宗择立郕王很光荣?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很热血?”
“你不妨带入到英宗皇帝身上去看这事儿,今天他们可以换个皇帝,明天他们又会不会换了朕,换了你?”
朱厚照呆呆的听着,而后便是一脸失望的道:“哦,原来不行啊……我果然很浅薄。”
弘治皇帝拍了拍朱厚照的肩膀,道:“朕没说不行,你的想法很好。但事儿不能一口气做完,王安石变法好吗?固然是对国家有利的,可得罪了太多人,最后无奈只能搁置。”
“他的变法类型实在太多,又操之过急……吸取历史教训,任何想要改变国家现状的想法,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朱厚照懂得开始去思考改变,思考国家现状,这自然令弘治皇帝欣慰,他自然也不会打击朱厚照的信心。
但有些危害和道理他也要给孩子说清楚讲明白,国家要先以稳为主,在稳定的基础上,温水煮青蛙的慢慢去改变,而非一口气吃个胖子,这不现实,反而会遭到强烈的反噬,对皇权不利。
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理念中,没有什么比皇权根本更重要,考虑任何事都该以皇权利益为最高标准。
“这些事你不要乱说,连杨廷和都不能说,你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了。”
“要藏着事,不要什么都对外人说,这样会害了你,知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