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何尝不知.自亲政以來.康熙内心早摒弃轻汉重满的情结.
相反.他一向主张政治开化.广纳谏言.也有心提拔汉臣中的肱骨.可无奈朝中三品以上大臣.许多是前朝与先帝爷从龙入关的功勋后辈.或承袭的铁帽子王爷.康熙无法违背先帝爷入关时的遗旨.
这些人担心汉臣入朝.一來动摇满族统治的根基.二來与他们争权夺利.实则仍皆是存了私心贪欲.贪念荣华权贵而已.
康熙此次举行博学鸿儒科考.乃是效仿唐宋旧制.在正常科考之外.另设考场.不论出身门第.凡经由地方举荐的能士名仕.皆可直接进京参加考试.其目的便是不拘一格.选取汉人饱学之士为朝廷所用.
常宁虽不事朝政.却也与顾贞观.张廷玉等人交情深厚.常于品茶闲聊之间闻听朝中这风声刚传扬出來.奏折已如雪片儿似得飞至康熙的案头了.其中反对之言风生鹊起.且多数言辞灼灼.
虽贵为九五至尊.但康熙毅然做出此番决定.所背负的满朝满族官员极力反对的压力是空前的.且汉族的那些清高名仕对于满人统治又多诤然不屑.即便开博学鸿儒科.朝廷诚意纳贤.那杆子自诩清高文人骚客也未必领情.
这腹背受制的局面.令常宁突然对康熙心生手足疼惜之情.
常宁心中不自觉地为计较此事.突然想起一个人.心中灵光一现.计上心头之时.唇边的两撇黑亮的小八字胡须不自觉的上下轻轻抖了一抖.
* * *
“啪.”宁静摇曳的红烛突然闪烁跳跃出一星烛花.怀袖被惊地骤然清醒.更深夜浓.只轻微的一声响.便戳破了原本渐入的迷思.
怀袖两手指轻轻按压后颈两侧的风池穴.以缓解略带疲惫的精神.稍事休息.垂首又埋于手中尚未完成的经文编译.
只是.刚才那朵突然一现的烛花.令怀袖莫名地惊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