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拉卡城东城区工业区。经过了短暂的谈判和两天的准备过程,自由沙姆解放组织的部队在82旅的监视下移动到了工业区。
突尼西虽然在军事上一塌糊涂,但是他在政治上的嗅觉还是非常敏锐的。能当上埃米尔的人哪有简单货色,他非常懂得人心和借势。
突尼西非常有胆识的在撤退前孤身一人来到了穆辛的指挥部,对于这个埃米尔穆辛也表现出了非凡的兴趣。
突尼西表示双方在拉卡城大战只是因为争夺拉卡城的统治地位,当战斗结束以后双方未必永远是敌人。
穆辛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个年轻人的表演,他很清楚路明对于拉卡城内部落的布局。
他通过接触发现这个年轻人就一个彻彻底底的投机者,他嗅到了路明把自由沙姆组织放到代尔祖尔省的目的。
实际上如果路明在这里的话,对这个突尼西会更加感兴趣。突尼西和沙雷不一样,沙雷是有一定的领袖气质和格局的,他有远大的理想和审时度势的能力。突尼西则是另外一个极端,擅长抓住机会和投机。
历史上这个突尼西先以新苏菲教派而自居,混入自由沙姆解放组织成为了埃米尔。这里的沙姆,一般在阿拉伯语中泛指大马士革地区。由此可见这个自由沙姆解放组织就是一个志大才疏的杂牌组织,
在随后的伊斯兰国入侵,突尼西果断的出卖了苏菲教派转而投入了塞拉菲派。因为塞拉菲派非常排斥苏菲教派,无论新旧苏菲教派都视为异教徒。最后又在塞拉菲派转投瓦哈比派继续成为伊斯兰国的埃米尔,典型中东版的三姓家奴。
艾哈迈德.沙雷在未来改组和整合了伊德利普的瓦哈比派激进组织,脱离了基地组织名字也叫沙姆解放组织。他们只是名字相近,两个组织是没有任何关系的。甚至说在伊斯兰国和胜利阵线武装之间的战斗中还有了一定的仇怨。
总体上穆辛和突尼西的这次会面还是非常成功的,虽然没有达成任何口头上的约定。但是双方都心照不宣的了解到对方的需求和自己需要扮演的角色。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很像CIA和沙雷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