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工友捐钱的事情只能暂时告一段落,陈大明知道不能再继续捐了。
陈建国已经感觉到有些不对,儿子手里只有5万块钱,怎么会救助了那么多人。
光他手中的名单就有150多人,几乎每一家都得到了救助。
除此之外儿子手中还有一些单独的名单,似乎比这张人数还要多。
跟他打招呼请他吃饭,表示感谢的人保守估计得百十人了。仅这些人所得到的捐款钱数额,加在一起已经远远超过5万块钱了。
对此陈大明解释说,“有一些我看着家里条件还凑合的,就没给那么多。”
“那个名单上不是所有人都收到钱了。”
对此陈建国也没再多说什么,他想也可能是自己搞错了。
关于捐钱这件事于海英曾问过陈大明,
“你干嘛这么高调,一定把钱捐出去呢?那些人能感激你多久?关键是这无形中给你自己也带来了风险。把这些钱藏起来偷摸花,或者干脆搬家到外地也行啊。”
陈大明笑了笑,“大多数人应该都是这么想的吧,别人的死活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如果你曾有过身处绝境的时候,就不会这么想了。我至今都清楚的记得,自己身处困境的时候多希望能有人帮我一把。”
“现在自己有这个能力了,绝不会对那些需要救助的人无动于衷的。”
“还有就是,这么做也能让我父亲提高在厂区的声望,成为众人瞩目的人。那些想要动手害他的人就会有所顾忌。”
“并且多做些好事也是为自己积德。”
海英听到这儿有些不屑,“积德?这种话估计早就没人信了吧,你看有多少人干了坏事儿仍旧活得好好的?”
“还有多少人一辈子干好事儿,结果结局却很惨。”
陈大明回答道,“你说的只是极小概率,不能代表全部。”
“总之坏事做多了,真的会折掉人的福气的。多做善事不一定马上就会有福报,但是能为你避开很多祸端。”
“那些有钱却又为富不仁一毛不拔的富人,他们一辈子往往没什么福气可言的。”
“这可绝对不是迷信,你看看有多少的有钱人,一辈子财富被子女几年败光的。还有那些曾经的首富,有几个最后不是锒铛入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