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从与伊藤势的会面中脱身后,匆匆返回府邸。
公馆内灯光昏黄,他的神色凝重,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在灯光下闪烁。
刚一落座,便迅速铺开纸笔。
将伊藤势话里话外的意图、日军的动向以及自己的分析,以简洁而有力的笔触记录下来。
旋即吩咐心腹将这份至关重要的情报用电报发给远在南京的结拜兄弟戴老板。
处理完情报,杜月笙又心忧失窃国宝。
深知此事重大,仅靠自己与远在金陵的戴老板难以应对周全。
于是他拨通了黄金荣和张啸林的电话,约他们前来商议。
不一会儿,黄金荣和张啸林先后抵达。
黄金荣虽已半隐退,身子也发福不少,可眼神里仍透着老江湖的精明。
张啸林则满脸的烦躁与急切,一进门就大大咧咧地坐下,嚷道:
“月笙,这么急着叫我们来,到底出啥事了?”
杜月笙站起身,缓缓说道:
“今天我去见了伊藤势,这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愈发明显。
他们想拉我们下水,给他们的侵略行动开绿灯。”
张啸林眉头一皱,冷哼一声:
“这有啥不好?
日本人如今势大,咱们靠过去,以后在上海滩还不是横着走?”
杜月笙目光一凛,看向张啸林:
“二哥,你糊涂啊!
日本人是侵略者,帮他们就是当汉奸,遗臭万年!”
黄金荣一直静静地听着,这时缓缓开口:
“月笙说得对,咱们在上海滩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名声不易,不能毁在这上头。
虽说我现在退了,可兄弟有难,我不能不管。”
张啸林却不以为然,拍着桌子道:
“名声?能当饭吃吗?
现在局势这么乱,不找个靠山,迟早被人吞了!”
杜月笙耐着性子劝道:“二哥,咱们在上海滩树大根深,靠的是兄弟们的义气和百姓的支持。
要是帮了日本人,百姓会戳我们脊梁骨,兄弟们也会心寒。”
三人你来我往,争论不休。
最终,在杜月笙的坚持和黄金荣的支持下,张啸林虽满脸不情愿,却也不再坚持投靠日军的想法。
至于他内心的想法如何,谁也不知道!
三人开始商讨应对之策,如何在不激怒日本人的前提下,妥善解决三兴公司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