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长寻坡[种田] 英桃 3611 字 9个月前

装好了以后,黎阳骑着三轮车跟大毛去市里,按个小卖部和摆摊的地方问,问他们要不要换零钱。

看他一副冥顽不灵的样子,谭帅也不多说啥了,把床移开,桌子挪到后墙根,踩着上了桌子。

大毛的弟弟闻声出来,把毛都快掉光的毯子扔到他大哥的身上。

踏着夕阳回到家,黎阳把这钱给谭帅,让他带着去南方,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人在外头难,能多带多少钱就多带多少。

第二天放假,黎阳一点都不敢耽误,天还没亮就去找大毛,让他把三轮车借自己用用。

有人要一块,有人要两块,黎阳给他们拆开清点,如果不着急用,还会再帮他们卷起来。

到了办公室,班主任倒是没教育他,只是让他去陈永良老师办公桌那里。

陈永良老师也在带高三的学生,他桌边站着两个学生,好像是在说啥作业的事情,黎阳就在旁边等着。

等那俩学生走了,黎阳上前两步,陈永良拿过来高高的一摞书刊,还有一个收音机,“这些你拿回去。”

黎阳一愣,“这、这又是社会好心人士给我的捐助?”

“啥?”陈永良没听清楚,扶了扶眼睛,道:“这是谭帅让我给你的。”

黎阳一下就放心了,乌溜溜的眼睛在书和收音机上打转。

“他前天找我问,哪些对语文和英语有提升,我给他介绍了几本书刊,他把钱给我,让我帮着把过去一年的都买回来给你。”陈永良拍了拍书,道:“有些卖光了,这里也不全,但够你看的了。”

黎阳赶紧道:“谢谢陈老师。”

“这录音机。”陈永良道:“他不知道咋调的,你们家房顶上也放了天线,可以收到说英语的电台。你那两天没在家,他找不到你教,就让我告诉你。”

目光落在那老旧的录音机上,黎阳一时没说话。

“我跟他说了,咱们学校天天听广播可以学英语,他说你好奇心重,没事听录音机解解闷……”

陈永良第一次听说让高三学生听这个解闷的,擦着眼镜跟黎阳道:“你的数理化一般都是满分,背东西很准确,政治和生物的答题技巧好好掌握,这几个月好好把语文和英语学一学,会有更好的成绩。”

说完,陈永良把写着收音机的调制方式的纸和剩下的零钱给黎阳。

东西有点多,黎阳一个人拿不了,正好郑铎进来送卷子,他帮着黎阳拎书回去。

看着黎阳小心翼翼的抱着那录音机,那珍惜的模样,是已经在用随身听的郑铎没有办法理解的。

中午回去,大毛和他弟弟已经在他家里等着黎阳了,黎阳到家就喝上了稀粥。

黎阳他们这个重新修建的房子比大毛他们的好多了,尤其是那个大大的天窗,将呼呼刮过的北风挡在外头,光亮都留下来,是他们这一片数一数二明亮的屋子。

谭帅走之前,煤准备的很足,可以从早烧到晚,他们三个在屋子里穿毛衣都觉得热。

可以看得出,大毛的弟弟还是有点拘谨,双腿并着坐在小凳子上,老老实实的看他哥收废品拿回来的小人书。

吃完饭,黎阳让他俩也一起睡午觉,大毛刚躺下去,脑袋转了好几下,他弟弟道:“有香味。”

黎阳从旁边扯出来一个用两片麻布缝起来的袋子,“是不是这个味儿?”

大毛的弟弟接过去,把脸凑近,使劲吸了两口,“桂花香。”

“这里面是干花瓣。”黎阳道:“秋天的时候,我去路两边捡的。”

当时他不知道听谁说的,这些干花瓣可以做啥东西,有人愿意花钱收,他就拿着袋子去扒拉那些凋谢的花瓣,结果捡了那么多,发觉根本没人收!

扔是不可能扔的,黎阳拿去送了邻居一些,剩下的就装到这里来了。

“你喜欢就送给你了。”看着大毛的弟弟抱着那东西,黎阳说道:“明年我领你一起捡。”

大毛的弟弟小声道谢,然后问道:“窗台那几盆种的是啥?”

这可把黎阳给问住了,那花籽是别人送的,他就种下去了,因为一直没开花,他也不知道是啥东西。

“你帮我照顾它们吧。”黎阳跟大毛弟弟道:“可能是我没伺候好,它们一直都这样。”

“好。”

大毛呼呼睡半天了,黎阳和大毛弟弟说着话,在淡淡的花香中睡了过去。

下午黎阳去上课,晚上回来,跟大毛兄弟俩凑在桌边,三个脑袋碰了好多次之后,按照步骤调收音机,滋滋啦啦的声音过后,终于听到了英语女主播的声音。

跟学校里学习英语的广播声音不一样,这里面好像有很多人,你一句,我一句,有快有慢,黎阳只能从她们大段的对话中,听到熟悉的单词,想要再确认时,又漏掉了接下来的很多话。

听了半个小时,黎阳感觉比当初刚看谭帅那两本外文书还要难很多。

因为单词是由二十六个字母组成的,但是发音却很复杂,有时候同一个词,因为语气和声调的不同,听起来相差都很多。

这个晚上,温暖的小屋子里广播的声音一直没有断,黎阳已经判断出来,作文跟这个相比,算是简单的。

转学到海城后,黎阳曾经扯后腿的几科在学习和老师的帮助下,已经得到了飞速的提升。

这几个月,黎阳深刻的体会到,考试是有技巧的。

有时,黎阳会思考,这些技巧本身对于学习是有帮助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