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长寻坡[种田] 英桃 3406 字 9个月前

第四十四章

虽然看电影睡着了,但是黎阳的观后感写的很扎实,在最后澄清,电影很好看,他之所以睡着,是因为前几天熬夜写演讲稿的缘故,而室友则是连续开车好几天,太累了。

观后感后面的句号是仓促的,因为写完这个,黎阳就拿起了账本。

谭帅这次出去,并没有去批发衣服,只是给别人拉货送货,再把订的零件拿回来,一共出去四五天,抛除油钱,和买的几桶新漆,运费挣了不到一千一,另外还得了几盒烟,这是路上碰到坏的车,帮着修理,人家塞的。

零件一并留在南山,看完电影的周六周日,黎阳和谭帅两天基本都在那边,把手头上的零件组装到一起,能接的线路也先接上。

但是至今还少两个部件,还是不能开机试试。

看到厂家送的调色参考卡,黎阳没忍住,兑了一个蓝色的漆,喷了一个头盔,因为一开始有点激动,颜色喷的不是很均匀,他又捧着擦了半天,看上去才协调不少。

“怎么样?”黎阳把自己喷好的头盔拿给谭帅看。

头盔蓝汪汪的,四周的颜色略重,中间是淡蓝色,偶尔飘着几片白,像是晴朗的天空。

“挺好!”把头盔在手上转了一圈,谭帅这个师傅给予了肯定的回复,然后把头盔放在了黎阳的脑袋上,“头上一片晴天,带上就不怕下雨了。”

眨眼间到了四月份,海城的天明显的暖和下来,黎阳把自己家和大毛家的炉子都拆掉,一起运到南山,没有炉子、炉筒、煤块,里里外外多出不少空间。

吃掉家里最后的大白菜和土豆,终于可以选择新鲜的菜了!

放学后,因为轮到黎阳值日,做完活,在空荡荡的教室把卷子做完,然后黎阳才出校门。

黎阳他们班级慢了一步,结果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连影子都没见到就被人借走了。

海机一中并不是只注重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都在抓,学生的教育和体魄同样重要,每年的运动会都会十分重视,即便是要高考的高三学生,也要全力以赴的参与。

打架的事情在他们这块并不罕见,尤其是盘踞了一群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平时里没有什么正当营生,很喜欢挥舞拳头,黎阳在长寻坡西区的那个小诊所里,就看到不少小混混去那里包扎。

不管是在许教授或者许教授的同学手下学习,黎阳都觉得是一种幸运,唯独在意的一点就是那里有点远,从海城做火车可能要几十个小时,只能暑假或者寒假才能够回家或者回海城……

黎阳:“……”

书上有些不懂的地方,黎阳单独用书签标记好位置,琢磨不透的,在给许教授写信的时候请教。

长寻坡东区三米宽的主道左右两边,早晚都会有数十米长的摊子卖菜,价格还便宜,黎阳离开学校,直奔那里。

买东西的时候,他才知道这家最大的文化体育用品店竟然是班长家里开的,之前的越野比赛,之所以会让班长跟着买奖品,就是想要便宜点……

班长那五个排球也是从自家店拿出去的,而黎阳的球拍也给便宜了一些,因为买东西的时候他说了运动会,被问到是海机一中的学生,所以得到了优惠。

英语比赛才刚结束,听说运动会的时间差不多快要定下来了,班主任开始在班级里吹风,希望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就开始有意识的锻炼,踊跃参与。

因为学校重视,平时管理严格的体育器材就会稍微放松些,即便不上体育课,各个班级平时也可以去借用。

关于这个问题,黎阳跟徐国华谈论过,徐国华很理解黎阳,因为他也不想离开爷爷奶奶,只想考海城的大学。

大毛和肖欣欣夫妻俩都从南山拿衣服卖,虽然不在一个地方,但时常会交流衣服的定价,大毛觉得黎阳的姐姐初来乍到,他和小伙伴应该多照顾一下,肖欣欣觉得大毛能干又招人疼,能帮一把就该帮一把,所以他们平日来往比黎阳还要多点。

班长说可以拿出来五个排球,秦锐举手,足球的事情包在他身上,其他同学也都纷纷出声,黎阳家里虽然没有什么器材,但他还是让班长登记了一副羽毛球拍。

不过很快,班级里面就开会,先统计能从家里拿来的球类,没有的,再出钱统一买。

离高考还有三个月,黎阳不得不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当然,他现在还没想好专业,学校的事情还稍微靠后点。

拿着获奖证书、奖状和做为奖品的钢笔,前三名站在台子上,一阵狂风刮过,黎阳及时眯着眼睛,免遭了眯眼。

与此同时,黎阳收到了H市的制冷方面的书刊,每天放学看一本,然后在去年的一本书中发现,原来穗城已经研发出一台冰淇淋机,而且已经通过了技术鉴定,已经开始投入生产,售价八千八百元。

但是,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在眼皮子底下打架。

这一嗓子,一个小混混手里的家伙就拍在了卫衣男的脑袋上,然后,黎阳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大傻逼,找死!”

因为许教授有海城最好学校老师的头衔,黎阳想要报考他所在的学校,希望能做他的学生,但是遗憾的是,许教授现在参与重大科研项目,这几年都不会授课。

小跑着跳过好几个腌菜缸,还没到主道,黎阳先撞见了一群人打架。

肖欣欣让黎阳的姐夫去给俩人送炖鱼,结果黎阳和谭帅不在家,只能先把盆和鱼都暂时放在大毛家里,当然,也有他们哥俩的份。

因为英语比赛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组都进行了,是全校性质的比赛,所以颁奖占用了课间和上午的第三节课,在操场上进行。

这个月份的海城还有点冷,校长稀疏的头发在风中摇曳,他先郑重的公布了高三年级组的获奖名次,秦锐得了第一名,郑铎第二名,第三名是十九班英语老师的女儿,黎阳和其他同学获得了优秀参与奖励。

第二天,他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钱,用了十一块三买了一副羽毛球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