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长寻坡[种田] 英桃 3057 字 9个月前

第四十六章

黎阳早就品尝过足球的快乐,但碰倒那个塑料奖杯的时候依旧激动的无以自拔,即便他一个球没射进,但也为团队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三天的运动会眨眼就过去了,很短暂,但是挥洒汗水和不吝啬呐喊的时刻铭记在每个人的脑子里。

没有任何遗憾的,黎阳开始了紧张的学习。

日历翻到特意标记的一页,黎阳在兜里装上了钱,中午放学,跑到棉花厂,询问棉被的价格。

棉花厂是海城老牌的工厂,用的材料好像是来自西北,棉花品质好,每年只有一段时间以稍微低的价格卖仓库的存货,以保证不再有储棉压力。

黎阳时不时跑过来接电话,知道了这个事情,可是等了有好几个月了。

单买棉花是最合适的,两块一一斤,黎阳买了三十多斤,用车拉到东区,另外找人做成棉被。

这些棉花都是有主的,他和谭帅、大毛哥俩还有姐姐姐夫,以及家里的。

因为表姐也在海城,每次往家里写信,黎阳都会去他们摊子那里,一边帮着干活,一边问有啥事要给家里说的,一并写信回去。

海城的天气变暖后,肖欣欣卖的东西变成了凉鞋和裙子、衫裤之类的,黎阳来了以后,卖出去十几条裙子,布料、颜色、款式各种各样,一条八九块钱到二十几块钱不等,实在是很受年轻姑娘喜欢。

谭帅跟陈大爷在小广场边下棋,听到不远处的下课铃声,站了起来,随手拍了拍身上的土。

然后他就看到谭帅靠在外面的墙上,手里还拿着一个小盆,盆里是他这次跟着车带回来的杨梅。

走了一路,姐俩说了一路,到了家,一起做饭,吃完,肖欣欣又让马东利把黎阳送回家。

从棉花厂接线员的留言上,黎阳知道,谭帅今天回来,所以一下自习,第一个跑出了大门。

黎阳老家工厂不多,多人挤破头想要进去,马家有这个门路还留给其他儿子呢,咋也轮不到马东利,所以他只能去离家百里的矿山下井干活。

谭帅这次出去运货时,在几个厂子各买了一些冰淇淋粉回来,想要看看哪种味道更好,兑水之后,压出来几十斤冰淇淋,给大家伙分着吃了。

又危险又累,还容易得肺病,但是工资确是很高的,一个月三十八块钱。

她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在火车上就打听海城工地每天多少钱,听说小工一天有四五块钱,心里就安定不少,她以前在老家绑钢筋,和泥的活都干过。

黎阳只在树上听到过这种水果,捏了一颗放在嘴里,酸甜的,汁水丰沛,“好吃!”

肖欣欣一直觉得谭帅给他的衣服应该是从厂子里批发出来的价格,这么远,人得吃喝,车子得加油,运到海城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生怕自己让谭帅赔钱。

不管是衣服还是鞋,都是从南山那里拉过来的,一两天就要拉一趟货,生意很好。

“没有……”大毛呼出一口冷气,“冰淇淋吃多了,让我暖和一会就好。”

大毛为了挣钱,从前一天卖几百根冰棍也不会吃一口,现在试吃,恨不得把肚子填满,吃多了,只能在这里打哆嗦。“不能吃这么多凉的,要不容易把胃糟蹋坏了。”黎阳道:“可别像谭哥,他胃疼的时候,满床打滚。”

肖欣欣比别人想的多,只觉得这三十多块钱是男人的血汗,这次来海城,她想着,俩人一起,一个月能挣五六十块钱,也比在家里强。

马东利笑呵呵的道:“把你送到家,你姐才放心,反正来回也就三四十分钟,正好消化消化食儿。”

一直忙到天彻底黑下来,路上没人了,阳跟姐姐姐夫一起收拾摊子,马冬利骑着三轮车先行一步,黎阳和肖欣欣在后面走着。

为了能够让小孩子记住,黎阳用了夸张的说辞,当然也是因为谭帅不在这里。

只是肖欣欣两口子没想到,到了海城之后,这么的顺利,住处和生计第二天全都解决了,而且每天还能挣这么多钱。

海城熟悉的闷热天气来临时,到了晚上,工人家属楼前面的小广场上全是人,大家坐着扇扇子,一边说着厂子的效益。

陈大爷叹了一口气,跟谭帅下棋真没意思。

吃完,黎阳还另外要了几张,刚烙出来的,一边吃杨梅,一边拎着热腾腾的馅饼去找大毛。

马东利听媳妇的话,扭头就去买菜,黎阳没拉住。

黎阳:“……”

谭帅把整个盆子都放在他手里,俩人一起去邱家小饭馆吃饭。

肖欣欣从来不把黎阳当外人,边走边算账,“今天卖了三十多双凉鞋,六十多条裙子,还有十几件衬衫,应该挣了有六十多块钱……一天比你姐夫从前一个月挣的多了。”

拖拉机厂底子厚,虽然这两年销售下降,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依旧能正常的运转,另外两个厂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