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花了一点时间,在当地找了些会开卡车的司机,十三辆载重车和八辆自卸卡车浩浩荡荡的开向黎阳大学所在的城市。
黎阳暑假的时候在海城是打算学开车的,但是后来因为忙着卖冰淇淋,就给耽误了,所以他现在只能坐在副驾驶里看着旁边不断向后移动的白雪。
他有点后悔,要是早点学会,现在就能少雇一个人了。
到了地方,已经是腊月二十二了,还有几天就过年,黎阳和谭帅他们几个人把兜里都给刮的干干净净,凑够了送车过来的十几个人的工钱。
这些车暂时先停在了本市的运输大队,谭帅出去联系了几家工厂,临近年根,很多都已经放假了,平时随便就能装上的货,现在却困难不少。
即便没凑满几车,谭帅还是让刘凯和另外几个海城一起过来的师傅拉着货先回去过年,过完年再坐过车过来。
这里离B市和海城太远了,如果开着空车回去,几辆车加在一起,油钱和养路费得有好几千,实在是很吓人。
当然,坐火车还是很便宜的,一个人坐硬座从这里到B市十元钱,再花点一到两块钱,就能到海城了。
这些天,忙的兵荒马乱,送走了刘凯他们,黎阳才稍稍松口气。
周乐他爸就把兄弟姐妹都带出来捡垃圾,然后在B市的郊外成立了垃圾回收市场,去各个工厂收他们剩下的废料,再后来,又去海城买地当垃圾场,将一船一船的洋垃圾提炼出各种金属,开始铸造各种配件,赚的盆满钵满。
除了涂林和向宇回家,剩下的三个人都在宿舍看书呢。
“这钱是我从我妈那里拿的,我爸那边太多人盯着了,我不想听他们磨叽。”周乐道:“过完年应该还有,你要的话给我打电话。”
黎阳摇头,“不知道。”
“知道我跟你谭哥是怎么认识的不?”周乐问黎阳。
本来他们三个都已经在说晚上吃啥了,结果跟着周乐的那个两个大汉,打完电话回来,跟周乐说,他奶奶气昏过去了,全家都去医院了,家里让他立刻回去。
不管桌子上的好东西有多少,总是有人吃的多,有人吃的少,整个家族富裕起来以后,因为觉得分配不公平,兄弟姐妹之间隔阂越来越大,去年周家人一起团聚时候,有人趁着酒劲开始发作,闹的很不好看,最后不欢而散。
冰淇淋是他们从海城出发时带上的,就在不久前,天气很冷,在塑料桶里面冻的梆梆硬。
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看着周乐坐车离开,黎阳心里感叹道。
那时候的一千多块钱,拿出来都没人敢相信有这么多。
就只剩下了谭帅一个人,黎阳是不愿意他住在招待所的,立刻退房,想要带他回宿舍。
黎阳把谭帅介绍给宿舍的人之后,他们纷纷道谢喊哥,然后各自拿着自己的铁勺子去挖冰淇淋吃。
报纸是海城的报纸,积攒了好几个月,可是不少,用绳子捆了一道又一道,结结实实的放在门后面。
棉被、报纸、冰淇淋、衣服、鞋、帽子……
周乐笑的眼泪都快出来了,使劲敲了敲床,“我哪儿分的清楚这些啊,他手里拿着钢筋,他说多少就是多少,我拿了三百出来,你谭哥只收下了二百,然后自己又从抽屉里往外拿零钱。”
除了谭帅,周乐和他的两个跟班也在,周乐爷爷奶奶在隔壁省,每年过年所有在B市的人都会回来过年,离的不远,他开车大半天就能坐在热炕头吃饺子了。
快到两年的时候,老曹让谭帅和一个小学徒修理一台小汽车,不知道怎么的,减震器丢了,修理厂赔了对方不少钱,那个小学徒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来过,谭帅留在了修理厂,又干了三年。
被子里面是海城棉花厂的新棉花,双人的,差不多八斤半多点。
在回宿舍之前,谭帅和黎阳先去了一趟运输大队,车里面有他带过来的东西。
黎阳和谭帅一进屋,三个人都放下手里的笔,过来帮忙。
黎阳突然就有了兴趣。
“这是啥?”郑清源抱着厚厚的被子,掂了掂,“得有八九斤左右吧,这、这也太重了。”
一年就到头这几天,招待所才冷清一点,谭帅也住在这一间,黎阳打完电话,拎着刚接的开水回来,俩人正在说话。
“那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周乐躺卧在床上,紧紧的裹着身上的黄棉袄,回忆道:“我刚到垃圾场,还在午睡,他拿着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过来卖……”
周家跟周乐差不多年纪的人不少,但是他跟那些兄弟尿不到一个壶,他宁愿在冰凉的招待所跟谭帅和黎阳他们一起说些没啥用的话。
头一次看到这么有分量的杯子,三个人轮流摸一摸,抱一抱,虽然他们盖不上,但是也感觉到很暖和。
误打误撞的,俩人就这样认识了。
谭帅答应在老曹修理厂干满两年,他原本打算到了日子,就去南山那边干活。
“我当时以为他是个傻子。”谭帅也在旁边躺着,道:“东西不认识,钱也数不明白。”
“我不愿意回去。”坐在学校招待所床上的周乐这样说道:“我们家七大姑八大姨,人凑到一起就跟唱大戏一样,吵的脑仁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