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黄立安寄过来的信中,并没有关于电脑的这笔钱,黎阳明白,想要知道这个,就只能从谭帅的嘴里问出来了。
但能不能问出来,还是个未知数。
出乎黎阳意外的是,跟着黄立安的信一起有好几封,其中一个竟然是来自身在美国的郑铎。
这封信很厚,有两层信封,外面一层是牛皮纸,贴着的是国内的邮票,撕开这一层后,里面的信封上印着颇有特色的建筑物,正是郑铎所在学校的著名教学楼。
因为从过完往回捎信极其的不容易,所以郑铎的这封信内容十分长,从他抵达异国他乡的那一刻开始写,写生活中遇到了什么事情,学习的情况,以及融入环境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麻烦和有趣的事情。
郑铎选择的是金融,但是说的最多的却是国内国外教学和学习上的差异,社会和文化的不同,关于黎阳学习的机械专业,他也了解了很多,细数了众多种类,希望黎阳好好在国内学习,如果有机会,一定出国走一走,看一看,把外面的先进技术学回去。
一直以来,郑铎是黎阳心里都是时时刻刻积极向上的人,在读这封信的时候,黎阳感觉到了淡淡的哀愁,可能是思乡之情,也可能是其他。
最后的最后,黎阳才知道,原来这信是同乡的人回国时,郑铎拜托人家捎回来的,如果他想回信,就要给这个同乡邮寄过去,然后等人家去美国时,再带给郑铎。
虽然有点麻烦,但是能和距离这么远的朋友重新联络上,黎阳十分的高兴。
除了信,还有他在美国的照片,照片上穿着运动秋衣的郑铎精神奕奕,只有一张是他的,剩下的都是学校的风景图,还有他去过的一些地方拍下来的照片。
最后的思考的结果是,他更希望自己收拾自己的心情。
“你等等!”
“想要赚钱吗?”刚从外面跑进来的向宇突然开口说道。
李奇伟紧跟着道:“跟我过年时候调查的一个工厂的产品有一定程度的重合,成本价给了多少?”
黎阳等人看向他,异口同声道:“废话!”
“喂,这里是郑厂长家。”电话那边很快传来了女人的声音。
他们几个人当即便答应下来,这个时候向宇的表叔反倒谨慎起来,毕竟这是十几万块钱的大单子,对面只是六个才上大学不到一年的学生。
被无双眼睛紧紧的盯着,向宇也憋不住了,立刻提高了说话的速度,“我表叔借到一个活,要制作一批无线电电路板,韩国那边开价很高,如果能做出来,钱应该有不少。”
当这封信发往海城时,黎阳突然想起来,自己忘记问郑铎啥时候回国了。
这才过去不到一年,就已经离婚了吗?
离婚是很大的事情,郑铎信中的情绪是因为这个吗?
“国外的不一定都是好的,但是多看看,没有错。”
所以,到最后,他也没有再邮寄一封信。
向宇的表叔就是后者,他胆子也是大,都不知道电路板是啥东西,就敢直接接下来,然后转头就给向宇打电话。抖了抖手里的纸,上面是写的产品的参数规格,大家凑上去看,黎阳第一个道:“不难,要多少个,给多少钱?”
毕业分别时那张明信片还在,黎阳找出来,按照上面的数字,拨通了远在海城的郑家的电话。
样品拿过来好几个,除了重新设计电路以外,并没有啥难的,他们几个一人拿一个看,听着报价,心里都沸腾起来。
过了约莫一分多钟,那边终于传来了动静,好像是换了一个人,开口依旧是女声。
“你好,阿姨,我是郑铎的高中同学。”黎阳客气道:“前几天收到他的来信,有些事情忘记问了,我想打听一下,他啥时候能回国?”
这样的话,他们能挣个三千多,听起来也不少,一人还能分好几百。
电路板上需要的零部件挺多的,李奇伟给过年前他调查的工厂打电话,对方给的报价比向宇的表叔提供的成本价低几毛钱,但是如果算上更改电路设计,他们从工厂直接拿的价格每个只能赚两毛三分钱。
“这还用你说,公派的名额就那么几个,自费出去倒是可以,那得好多钱。”
黎阳想,他应该是要安慰郑铎的,但是事情已经过去了,他再提的话,是不是又要揭开郑铎的伤疤?
想了许久都没有答案,黎阳索性就把事情换做是自己的,如果自己遭遇到这种事情,希望不希望得到朋友的安慰?
“郑铎的同学是吗?他妈妈已经跟我丈夫离婚,以后不会再回来了。”女人的声音冷冰冰的,“所以,请你以后不要再打电话过来了。”
向宇说了一个数,315宿舍立刻响起一片欢呼声!
在树下站了好半天,黎阳才整理好思绪,在郑铎去往美国之前,他记得还听很多人说,“虎父无犬子,郑厂长的儿子果然也是最厉害的”,“他爷爷也是个人物,早几十年,在海城呼风唤雨”等等。
即便家里有好几个去过苏联留学的,涂林也不知道,因为他们家的人大都是因公留学,没啥太多的花费。
黎阳立刻动笔写回信,同时也去找人帮着自己照相,宿舍里的另外五个人以及校园里怒放的木棉花也被收进了相纸中。
这信封断断续续的写了好几天,然后连带着相片一同塞进了信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