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中转站汇款单五十多张,海城这边的账户上所有钱也被提了出来,周乐和他父亲一起到的海城,他们从B市也是汇了款,只是金额巨大,他们还是过来亲眼看到谭帅收到这笔钱才能放心。
翌日,黎阳和谭帅去到机械局,直接拿到了局里下发的文件,立刻开始办理各种繁琐的手续。
坐在后座的唐向成没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道:“这个谭帅是块硬骨头啊,一厂这么大个担子敢抗在身上,也不怕被压趴下。”
收购方案上交截止的最后一天,南山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上次在一厂开会时,对谭帅阴阳怪气的年轻男人唐瀚文,另一位是他的父亲,唐向成。
虽然并没有对外公布,但是很多人一直在等着,交接这一天,记者来了,农机厂已经退休的人过来的更多。
手指在膝盖上点了点,唐向成一脸看好戏的神情,先买到的什么都代表不了,他倒是要看看,农机一厂下次传出破产或者重组的新闻是在什么时候。
刚出了铸造厂的院子,开车的唐瀚文就抱怨道:“爸,咱们海城空地多的是,为啥非要寄人篱下,咱们家又不是没钱。”
冷藏车属于特种车,国内引进了外国技术也有生产,价格昂贵,黎阳他们借了那么多钱,不想再把窟窿给弄大,就只能自己动手,能省尽量省。
农机厂分家的那天,他跑到这里看热闹,那情景仿佛就在不久之前,谁能想到,转眼间,他和谭帅就要在这里开启新的道路。
一切比想象中的要顺利,美中不足的是,他们定做的衣服没时间去取,黎阳和谭帅穿着半袖和牛仔裤的照片刊登在第二天的报纸上。
不过,再看到这篇新闻时,黎阳已经不在意穿着了,万事缠身,这点事情在他脑袋里连个涟漪都不会泛起。
因为接下来的事情更多,所以仪式过后,谭帅并没有请机械局的人去吃饭,老厂长和几位退休的干部拉着机械局的人去叙旧。
看着机械局领导那脸色,黎阳想,老厂长他们大概是向上头打感情牌要援助了。
领导们走后,就只剩了自己人了。
黎阳和谭帅还有邵然开始盘点工厂的资产和库存,一厂的厂长、会计和仓库管理员拿着钥匙一起核对。
原料库里的东西不多,半个多小时就查完了,然后是成品库房,这里的东西比较杂,好再邵然做了好几年仓管,对于查库驾轻就熟,黎阳也跟着他一起学习。
成品库里的东西一小半是要供给农机三厂的,还有一大半是生产出来落后模具,这个滞销,在这里堆了一段时间,清点起来费点功夫。
查到这里时,已经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所有人都想早点查完早点结束,都没去吃饭,而是一同去了车间。
已经停工的车间很安静,里面人很多,工人们都没有去吃饭,一个个的站在机器设备旁边,很多人都红了眼睛。
“摇臂钻床一台,一九六八年购置,价值五千一百元。”
“直流电焊机一台,购置一九七七年,价值四千六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