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73章

“哈哈,好玩儿!”邓迫操控按键将细丝揪来揪去,时而绕成一个n字,时而绕成一个b字,一松开按键,细丝又安然无恙地缩回中央液泡,并没有受到任何热损伤。

“到我了!到我了!”梁梓捏着一枚玻片跃跃欲试。

实验成功后,他们这两三天就一直乐此不疲地研究怎么用光镊抓得更快,抓得花样百出。

梁梓才刚放好玻片,高霄教授就大驾光临,他只好让出观测位。

高霄教授亲手验证之后,各种溢美之词不绝于口,把小组四人都夸得晕陶陶的。他一边夸一边在心里叹气,这小子要是早点来多好啊,这个项目起码能省半个亿。他的经费是很充足,但勤俭节约是咱劳动人民的本色嘛。

高霄笑眯眯地开口:“既然传统光镊的热效应已经解决了,那明天起给你们一周的假休息休息,回来后就分流到其他小组吧。”

尤其是季知行,一个课题组有这样的一个人,就像化学反应里的催化剂一样,能极大地提升实验效率,高霄自然希望他能者多劳。

他对季知行说道:“待会儿所有小组一起开个会,你把新型光镊技术的原理讲一讲。”

“隔空取物”项目分了好几个课题组,有的解决热效应问题,有的负责精确度,有的负责灵敏度……不一而足。

但所有的课题组的实验都是基于传统光镊技术的,如今季知行设计的新型光镊技术行之有效,那么其他小组的实验自然也得做出相应的调整。

这就意味着有些小组的实验基本上得推翻重来,但高霄教授亲手挑出来的学生心性都不错,不仅没有埋怨季知行,还开启了争夺战,都想让季知行加入他们的小组。

季知行最后选择了“炼丹炉”小组。

这个小组的课题是为光镊的微流控技术实验出最佳平台,目前主攻硅基材料。因为硅基平台易于集成,利用不同的硅基波导结构可以突破衍射极限的限制,实现对微粒的不同操控功能,包括捕获、运输、分选、存储和传感等。

休假的一周内,季知行充分地学习了系统课程中关于硅基材料的知识,并且检索了很多最新论文作为补充阅读材料。

在他恣意徜徉于学海时,国内外教育领域的相关人员都因他忙得人仰马翻。

由于ns方程有了突破性的历史进展,所以现行的各种教材中,但凡提到流体力学的都得进行相应的修改。

这事其实从国际数学家大会后就已经开始讨论了,但大部分人还是觉得应该谨慎一些,像克雷数学研究所那样等个两年,让时间来考验新的学术成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但是这半年来,物理、工程、天文、气象等各领域的科研人员已经迫不及待地应用ns方程的通解来解决他们的实验需求,各种科研成果接二连三地涌出来,而花样百出的学术论文也得到了各大期刊的接纳。

于是,开始有教育界巨擘公开发言,表示既然季知行关于ns方程的研究成果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接纳,并且在五花八门的实验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验证,那么作为科学基石的知识教育就不应该食古不化,耽误“科学种子”们的学习。

要知道,有一部分老师在课堂上只会照本宣科,世界发展得怎么样了,他们并不关心。而一部分老师受限于教育法规,也不敢将尚未得到教育部承认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高校的学生主动性强,还能自己从新闻、学术文献中获取学术界最新动态。但高等教育以下的很多学生对“超纲”的知识并不关心。

比如,七大千禧难题中的“庞加莱猜想”已经破解,克雷数学研究所也在2010年为此猜想盖棺定论,但知识面仅局限于教科书的很多学生甚至还不知道这件事。

所以,很多关心基础教育的教育家纷纷呼吁应尽快修改教科书,向学生传达最新的学术突破。

本来,季知行根本不清楚教育界还掀起了这么一场风波。但他陆陆续续收到了国内外各种教科书出版社的信函、邮件、电话,请求他为修改后的教科书作序。

对于作序的请求,季知行考虑了很久。

毕竟,科学知识包罗万象犹如满天繁星,而ns方程只是其中的一颗,它再夺目也无法掩盖群星的璀璨。所以,若在诸如《物理史》《数学理论》等综合类书籍上作序,未免贻笑于先贤前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