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零点能?”邓迫念着这个词语搜肠刮肚地回想。毕竟是物理专业的,这个词他也略有耳闻,但了解得不多,印象中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
“但还是有理论依据支撑的。”季知行说道。
在大众的观念中,“真空”意味着虚无、意味着空无一物。
但是,从量子理论的角度,如果深入到分子、原子、电子和质子的层次之下,进入最微小的亚原子粒子的世界,全世界、整个宇宙其实都不存在“绝对真空”。任何一片空间都充满了随机进入和消失的粒子,都在进行着人类观察不到的“量子涨落”。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揭示了这样一个设想:与“量子涨落”现象相伴生的能量,就是真空零点能。后来,荷兰物理学家亨得里克.卡西米尔(.)通过金属实验证明了真空零点能的客观存在。而从量子场论的角度估算出真空的能量密度可能高达。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找到利用这种真空能的方法!”季知行说着拿起了桌上的马克杯,“只要这么一杯能量,就足够把地球上所有的海洋煮沸!”
妈呀,听起来更不靠谱了。朱仁忧心忡忡地望着已经有点科学疯子气质的季知行,他不能想象自己身边随时随地围绕着这么磅礴而恐怖的能量。
听起来这个理论那个理论的好像有凭有据的样子,可是科学理论不就总是被时代的发展推翻吗?
统治了一千多年的“地心说”被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物种不变论被达尔文的进化论摧毁了,曼托瓦尼的地球膨胀理论被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驳倒了……这些故事就是小学生都听过。
退一步说,即使真的存在真空零点能,要找到利用它的方法何其艰难?这样一种取之不尽的能源简直就是免费的午餐,要是这么好利用,那些西方科技强国何必费劲扒拉地打什么“石油战争”?
朱仁心里那个悔啊,当初就不该叫季知行去高霄那里游学。以前多稳重多踏实的小伙子啊,在那什么“隔空取物”项目组待了一段时间就沾染了高霄不靠谱的气息。
邓迫跟朱仁完全相反,他觉得季知行的新课题实在是太对胃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