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这么一说,便明白这时代的铁匠技术是全人工手艺,金属材料也没有那么丰富。
确实会麻烦很多。
不是做不出来,而是做出来的成本高了。
自家弄几个用用也行,他们手里的钱也不是买不起。
但若想就此推广出去,恐怕成本压不下去,卖价也提不上去。
尤其是在有火炉、炭盆、地龙和火炕的北地,这款产品的吸引力不大。
“那就先试试大泥炉吧,这个不用定做,直接买就行了。”
唐简立刻放弃了推广壁炉的想法,随遇而安。
家里移动灶架上放的可都是大泥炉呢,烧的也是柴,还带小灶膛方便添柴,架个锅用起来很方便。
只不过那种适合在屋外用,搁在屋里控制火候和保温又不太方便了。
俩人一商量,最后还是画了平面图。
也不用那种大泥炉,改成了比中号炉稍大一点,除了火门还有风门。
吃晚饭时,唐简就把图拿给大舅看。
这种大家原本就熟悉的东西,也没多少改良,一看就懂。
张春山答应明天送完货就去安排。
铺中弄两个、上房搁一个、他们小厅搁一个,再预留一个可以搁到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