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熟悉的教室,却是一副副陌生的面孔。不见了欣然和如花的影子,她们努力去考研了。康回家了,自己咬咬牙坐到了昔日寒晓旁边的座位。心中有些不平静,不知道在寒晓来时,该说些什么。也不清楚她来了会问些什么。心里被一种不确定控制着,是煎熬。
寒晓和三姐妹说说笑笑地走进了教室,根本没有看重一眼,四人径直坐到了中间。重心中瞬间被空降了一块坚冰,不只是冰冷,而是冰封。没有心跳,没有血流,那是一种怎样的可怜。
试想一下当初,重远离寒晓时,还乐在其中。她是不是要比重此时要痛好几倍。有时,换位思考是一剂良药。它能让人重新认识自己,或是认清自己。重现在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自作自受,不是可怜,是活该!
他不想坐在那里,他怎能坐在那里,想像水一样瞬间蒸发掉。这就是我终于归来,而你已不再。这不只是错过,应该是永别。重偷偷地望了一下寒晓的背影,心想:你还是那个我深爱的寒晓吗?
可是昨天寒晓还坐在这里,今天怎么都没有看这里呢?到现在她都不知道我坐在了这里,肯定发生了什么事?重突然又找到了机会,他继续想着,康突然回家了,寒晓又离开了守候那么久的位置,这绝不是巧合。肯定是康向她表白了,她自然是拒绝。于是康逃跑了,寒晓也彻底甩开了,应该是放弃了康的纠缠,而不是放弃了守候。重越想越惬意,心中的坚冰慢慢融化了。
下课了,四姐妹在前面走着,重加快脚步赶上她们,搭讪道:“你们好!”
寒晓竟然凑过来,趴到重的耳边道:“康哥呢?怎么没来上课?”
重道:“他回家了。”
寒晓沉默了,一路上默不作声。倒是丽和重说个不停,什么毕业啦,工作啦,考研啦??????她说得热火朝天,重却觉得是一个个冰刀,刺着他的身体,竟然没有疼痛,只是厌恶至极。
重只是听着,却是心中暗自盘算:都怪我,扰乱了节奏。如果我和康说明我和寒晓的情感,康可能直接就离开了。一切都很好。如果我再多一些忍耐,不去和丽搭讪。自己不会尴尬,也不会伤到寒晓。一切也都还好。如果我被丽拒绝,不再走近欣然和如花,也许一切还能过得去。如果我早对寒晓表达心意,她也就跟着我走了,何必为了那个死的座位纠结?康也没有机会介入,一切都不会发生,岂不是最好。总之,这一切已成定局,就是这样别扭地存在着。
寒晓守候那么久,一直等不到要等的人,就在康表白的瞬间,才明白重的无奈,原来是为了顾及康的感受,才选择离开。就是因为康的介入,让重离自己越来越远。她毅然放弃了那个位置,也放下了对重的不解,对重的挂牵。其实,她始终没有怪过重的远离,如今明白这一切后,也在奢望着重会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