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设总督的省一般是总督兼本省巡抚。
这次巡按祁理孙发文给巡抚黄宗羲说现在山东发现了田地的重要问题需要省里各主官们一起会商协议黄宗羲不敢丝毫怠慢立即就召集了布按以及各厅长甚至是分巡、知府等。
还把祁理孙指名的历城知县姚启圣了叫来了。
巡按不是地方官是天子钦差他发现了重要问题督抚都不敢大意况且其实黄宗羲最近也在忙这事山东土地问题很多越查问题越多。
祁理孙踏进巡抚议事厅时刚加了总督衔的黄宗羲赶紧站了起来布、按分巡、厅长等也纷纷起立迎接。
“黄部堂客气了。”
如今督抚已是正式地方官员不再兼部院衔但大家还是习惯称总督部堂称巡抚部院以往过去总督会加兵部尚书衔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加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等。
当然有时大家也习惯称总督为制台或总制据说总制之名源于正德皇帝自称是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太师镇国公朱寿觉得总督这名不霸气就改称为总制。后来嘉靖让恢复总督之称不称总制但私下里大家也还喜欢称总制或制台。
如今大明总督巡抚已不用加兼衔直接就在职权里注明了诸如总督兵马巡抚地方兼理粮饷等职权。
“昨日我从泰安巡按归来在城门口发现了许多东厂枷锁示众的犯人都是些破坏银元的罪犯很猖狂啊我之前疏忽大意失职了以后可得把这块给管起来。”
黄宗羲招呼着大家坐下接话道“这事东厂也通知我们了确实是我们做的不到位已经下令组建专案组专案办事此事。”
祁理孙跟黄宗羲其实年纪差不多以前还都是复社好友大家都是绍兴年轻才子理想有为如今一省同僚共事只是一个地方长官总督兼巡抚一个却是皇帝钦差巡按。
“我昨天回来在城门口遇到一个叫罗籍的历城县增广生举诉状告状还直接告历城姚知县我把他带回巡按衙门仔细的调查了一番结果非常惊人啊。”
姚启圣穿着皇帝赐的银绯站了起来。
“按台大人这事是下官办的不够好请容许我在这里向黄按台、黄制台以及诸位藩台、臬台、道台、厅长等详细禀明情况。”
“那就有劳姚知县了。”祁理孙点头。
姚启圣也是有备而来做了许多功课一来就把事情前因后果详细说明并以罗籍此案说到眼下相关的清理田产的事情上来。
“罗籍并非个例事实上现在清田整顿过程中发现之前的藩田官产大多在鞑子占领山东这几年衙门官吏和地方士绅豪强勾结通过低价变价折卖认占、报荒或以假买地契约等方式把藩地、官田都给侵占完了。
如今要清理整顿许多人就开始打官司拿出各种变价购买契约或是报荒文书以及假买田契约等出来甚至有几家争产的一团糟糕。虽然有些查得事实清楚可却仍然纠缠不休。”
等他介绍完。
黄宗羲坐在那里缓缓说话“这确实是个严重的问题以往我们收复江浙或是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并没遇到这么严重的田产问题主要还是那些地方虽有些被鞑子占据但侵占时间不长很快光复所以没怎么涉及到田产。”
“如今山东这里鞑子占据数年甚至还派了许多八旗驻防大肆圈地又搞变价折卖许久而且山东这里士绅之前归附鞑虏比较多也就造成了如今田产问题的复杂严重性。”
“但是呢不管具体如何复杂我们奉旨在山东做官就不能做糊涂官。有几条红线要先强调这是根本。
其一原来的皇庄王田包括官田一律都要收回就算有人从鞑子手里变价购买的也不行。必须先收回田地然后再来仔细调查具体经过若能查实确实是变价出银认购的查明银子交到了官府藩库里且田银如数的可以把变价银退还一大亩好地当正常三亩却只变价卖两三钱银子一两银子买十几亩好地这正常吗?
这样的好地一大亩能年收七八百斤现在的粮价能卖六七两银子。
地只值两三钱?一年收的粮却值六七两?这里面的问题还不够严重吗?都以为朝廷好欺联起手来欺上瞒下过去鞑子任他们欺咱们绍天朝不行。
江浙之地无贱价之田缙绅官室最多亦不过数千亩。崇祯中苏松良田每亩价值十余亩上海靠海的盐碱地多土地贫瘠六七斗之田亦值两一亩。
山东就算战乱饥荒影响然上等良田亦不可能只值几分银甚至一二钱的以本部调查所知大多数变价田其价格都不到正常价的十之一。”
有些上好的水浇地尤其是那种不会受水旱灾的好地往往能值十两以上一亩而他们现在却把地价压到一二钱银一亩这等于是贱卖百倍。他们找各种理由诸如佃户逃亡田地荒芜无人种。
又诸如田地受灾成荒地。
百姓无钱认购等等甚至还要把大亩当小亩卖。
这种疯狂的行为在这两年的山东到处上演几乎所有士绅豪强官吏都参与其中有许多望族因此家中地产几年时间增加十倍百倍的。
如新城王氏三代前还仅是小地主如今却有三千顷地这可是三十万亩啊。
而如孔氏千年名门但也在这几年趁机又到处侵占了几百上千顷地。
其实要查真实地价也容易只要把万历或崇祯年间民间田地买卖的契约找到一些就行了这些契约有不少是在官府备档的都有详细的大小价格等。
就算因战乱等影响地价降了但也不会降太多。
何况现在大明回来了受田赋降低等影响加上粮价仍然较贵所以现在买田其实是可能比崇祯朝还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