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气数已尽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1640 字 2022-09-28

几样下酒菜,很有滋味,尤其是配上这老白干,那是越吃越有滋味,加之这好消息,让两人都不够脸上通红起来。

“你说这鞑子以前不是很猖狂吗,怎么现在这么没用,这几年,好像就一直在挨打,什么也没干?”宋恒笑笑,给老刘又满上一杯。

“话可不是这样说的,满鞑子还是比较厉害的,只是入关以后,太过顺利,短短半年,两路大军南下,灭李自成于湖北,又连破弘光朝于南京,再降潞监国于杭州,可谓兵威一时无双啊。以为便能传檄而定,便班师回京,王公大臣们在朝中争权夺势,八旗则到处跑马圈地,接受投充,抓捕逃人,哪还顾的上其它?”

“从那偏僻寒苦的关外辽东,一下子就占据中原大半江山,这花花世界一下子就迷了眼了。其实之前李自成不也是一时势如破竹无人可挡,短短时间就横扫中原,直取北京,可结果在这四九城里又坐了几天主?”老宋毕竟是正牌锦衣卫出身,对这天下形势也算看的透彻一些。

不是李自成不能打,也不是满鞑子不行了,更不是明军一直不能打。

“大海航行靠舵手,能不能打都看带头的。当年努尔哈赤、黄台吉等时,也都还是很能打敢拼的,满鞑子在关外不拼命也不行,为了生存为了土地银子女人。包括他李自成等都是一样,不拼命就会死,敢不拼?”不是清军突然就不能打了,也不是明军突然就强大了。

人还是那群人,心态却变了,尤其关键的是领头的变了。

“土国宝以前是盐贩、水寇出身,洪承畴招安他,带着他在中原剿流贼,也是立过不少功的,可后来去关外,却总吃败仗。清军一入关,更是直接就投降了,调头充当鞑子前锋,却又勇勐如虎了。他做江宁巡抚,结果面对大帝的兵马,却四丢苏州,了得吧?你说他不行了,可他归附朝廷,搭了水师船,带着一营老兄弟在沧州附近登陆上岸,几年间,可是在直隶闹的天翻地覆,从海边打到保定,从保定再到太行山里,再到如今破正定府。鞑子都在他手下吃了不少大亏,你敢相信,他在沧州登陆时,只带了一个营人马?而现在呢,折腾几年,几路义军汇合,他这个直隶总督都已经有十万人马了。连安亲王岳乐,现在都不敢直捋虎须。”这就是神奇之处,甚至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之处。

人还是那个人,依然还是土国宝,可看他的战绩,却让人迷惑。

“我觉得吧,其实就是这些军将、士兵,有了目标,知道为谁而战,为何而战,也有了保障等,所谓功有赏,过有罚。土国宝还是那个土国宝,他麾下还是那些老兄弟,但那营兵却不一样了,他们的家人在后方安置,生活有保障,甚至这些兵在后方还分了田授了地,甚至皇帝还给他们娶了老婆,这些人为了家人也为了自己,同时也为国家、朝廷而战。他们粮饷有保障,立功也有赏赐。为什么土国宝他们在直隶那么能打?因为他们立了功,朝廷都有赏,赏钱赏地赏官职,当初那一营几百人,没死的如今起码也是个八九品军官了吧?有些甚至直接升到五六品营官,甚至是四五品的标将了,你说这些人会没士气吗?一个营官一月都几十两饷银呢。鞑子为何又不能打了?以前鞑子赏赐的那叫真金白银,还总打胜仗,抢掠所得,战利品等瓜分,也是非常丰厚收益,自然就斗志昂扬。可这几年呢,总是打败仗,伤亡大,士气自然就低就怕了。更何况鞑子这税赋、漕运崩了,别说缴获、赏赐,就是正常的粮饷都供应不了,这不就跟当年崇祯时大明官兵一样了吗?刘二爷觉得是这么个道理。

“我觉得还得加一点,就是咱们绍天帝用兵如神,军中大量使用火器,这火炮火枪非常犀利,完全能克制住满鞑的骑射勇武,加上初期在江南作战时,绍天帝还能利用江河大海,以舟船之利的优势,来压制鞑子的骑兵。”宋恒笑着点头,

“还有一点您忘记说,那就是绍天帝用人也厉害,善于策反招安,土国宝等许多原明将降清,后来不又都陆续反正,更别说严我公的间中间,把多尔衮可都是气的吐血的。”

“哈哈哈!”两人不由的笑了起来。

“要说啊,这都是因为王气在南,大明气数未尽。”

“是啊,绍天帝气运更强,所以说啊,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李自成、张献忠、还有黄台吉这些人,也曾有王气,所以能够那般迅速的崛起,但终究命中没有皇气。绍天帝才是真正的皇者,故此他一出,所有人都溃散败退了。”历来中国人都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