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诶诶,不用叫大人了,叫我何村令就好。”

“你让家里人把东西拿上,我去里面给你讲讲这上面的内容。”

“诶诶,好咧,村令大人。”

农令体系重塑,农令体系分成了农令和农司员两种不同层级之后,农司员这个相对来说更加难得,而且重要性也更高的岗位,便被崇祯设置为了从八品官员。

理论上来说,设定为八品也不是不行,但是崇祯还是不想让品级这么轻易地往上跳,而且农司员其实算起来,与农令一样,都只是这套体系最底层的一级而已。

最下面的一层都设置得太高的话,之后更上层的层级就很容易受到限制了。

但是尽管如此,毕竟农司员比起农令高了一级,农司员的俸禄,自然也比农令更高。

以崇祯新制定的各品级俸禄标准,虽然只是高了一级,而不是高了一品,但是俸禄的提高程度,可比以往提高一品提高的俸禄还要更高得多。

凡是得知了如今俸禄的数量,没有一个农民不满意,嗯,顺带一提,京城的那些升上去的官员,对于这比过去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的俸禄水平,也同样满意得喜不自胜。

至于为何农司员,这个听起来明明就是监司人员的职位,却不用在京城之中上岗,则是因为农司员的性质本来就是在农业的某一个方面非常厉害,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所以才会被授官。

但,若是将这些人全都搬到京城去甚至皇城去,那么,脱离了实际的土地,脱离了耕作的环境,可以很轻易想到,他们的耕作能力以及自己擅长那方面的能力,绝对都会产生退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他们从田地中抽离自然就不是一个好办法,也没有意义。

所以,后续的著书立说等等事宜,都将会是崇祯派出相应人员,让他们前往这些农司员所在的村落,去专人进行记载。

对于一些需要互相印证,或者需要农司员一起讨论才能得到结果的内容,按照规章,则将会是在几个农司员中,选择一个距离各方都近的村子,在那个村子里进行会谈商讨。

总而言之,整个著书立说的过程,农司员都不必去往京城哪怕一次。

这,才是真正对农业重视,对农民赏识的体现。

而除了农令的新官任命、农司员的任命以及农令蛀虫的清理之外,农令管辖的划分,同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这个事情,就交由之前已经干过一回工作,有相关经验的锦衣卫、理政监的人员出马。

嗯,是的,第一波的农令任命,是要比村落划分还要更早。

这当然是崇祯特地如此,而不是忘了。

这次与农令相关的文书,比起之前来说,已经全面了相当多,字数也多了相当多。

之前的时候,农令只要让村令大致为他们讲一讲,可能都用不了半个时辰的时间,整个的内容就讲清楚了。

但是这次,农令体系重新构建之后,就绝对不是随便讲讲,半个时辰就能将清楚的。

那么一堆的内容,起码都得村令村尉专门花上一两天,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将这些内容讲清楚,讲到让农令们明白。

农司员方面,也同样如此。

村中如果农令和农司员,那么村令村尉的忙碌程度还要提升。

正是因此,村落领属划分之前的这段时间,是明文写明,供农令农司员们学习了解用的。

这段时间如果不好好学习,不搞清楚自己的工作是什么,工作范围以及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哪些,那到时候,真正开始了,可就得抓瞎了。

至于这么一段时间没有农令协助,没有农令教导会不会不好?

当下春耕已经结束有几天的时间了,之后的这些日子,村子里的农民们,只要按照之前的操作,按部就班照顾秧苗就好,没有太多其他需要教导才能做的更好地注意事项。

所以,挑选这个时机进行学习教导,是新任农令农司员们最好的时机,一旦农忙开始,或者需要农忙了,那他们是绝对得不到半点偷闲的。

毕竟,费这么大心思,花这么多的功夫,崇祯的目的,就是让村民们能够肚饿到指导指引以及教学。

真到需要努力的时候,这些拿了崇祯这么多好处,有地位有余财的农令农司员,都得将自己的浑身解数使出来!

第一百七十章

点击下载本站a,海量,免费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