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第 183 章

回到澄海,距离离开时间,已过去两年有余。

虽然比计划中的超出了一些,也还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付兰花了好几天时间,才慢慢接受自己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但她怎么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她们所来到的这个村落,竟隐然以女儿为首,连那个高大的融炼炉下头的厂子,都是她在主导。

这件事情,要从头说起来,不知要讲多久。

好在时间有得是,以后只拣好的说,坏的就让它过去,没必要再提起了。

这几天,孟昕一直住在村里,打算等付兰情绪稳定一些,再去聂城那边。

也不知过去两年,那边是副什么情景了。

离开时,还只是刚开始砍伐树木,为建房做准备。

这两年时间,小角村融炼厂一直没停工。

只是制出的玻璃,都被裁切成固定尺寸,送去了三十多里外新开发的村子里。

因为新村落在小角村上头,占地面积又更广些,便有了个名字叫大角村。

玻璃尺寸,是孟昕走前留下的,准备新建的木屋都在顶上镶一块采光,侧面窗户也用这个代替晶矿,更薄透些。

最近又建了许多新屋,大角村那边玻璃要得多,融炼厂每天活都忙不完,不过聂城额外出了钱,大家能赚到更多通用币,心里也是愿意的。

“玻璃不好运送,好在那边制了车,还挺平稳的。这边只要有货就送过去,沿着沙滩一路往前再右转,有硬石铺的地,那段路可好走了!”柴风一脸羡慕。

见柴风跟孟昕说得热络,中午下工去食堂去的工人们都走过来,你一句我一句地讲起大角村的好来。

“那边木屋建得高,为了防潮,下面用立柱顶起的。看着跟树上差不多,但更稳当,而且面积也大。”

“我说我们这里应该也做那样的房子,干净又漂亮,还能安上玻璃。咱们的树屋顶上全叫叶片挡了,窗户只有木板,一关上什么也看不见。”

这个提议一早就有了,如今当着孟昕面,更有好些个人讲个不停。

不过说出来立马就有人反驳,“咱们这里离海近,那种房子好是好,但走海鱼蹦两下就能进屋,没有树上安全。照我说,不如都搬去大角村得了!”

“对,那边还好些空地呢。那边最近也招揽外来居民,我看着就有好几个外村的到那里安家去了。”

“大角村不光有大路,还有许多小路,都铺到家门前了。一户一间屋,里外隔开特别好。对了,那边还修了医所,有头疼脑热都不用土法子,吃两颗药丸就好了。”

“他们还修了栅栏,村口有人值守,跟进城一样的!”

听一堆人吵吵半天,孟昕算是听明白意思了。

“你们想合村?”孟昕看向柴风。

柴风挠挠头,“都觉得大角村好。城少爷那不是建村,是在建城,你过去看看就知道了。各处都修得特别好!最主要是,城里有医者,不光治小病,还有许多女医者能帮接生。”

“接生?”

孟昕问过才知道,从第一批房舍开建,聂城带的兵士跟孙以江手下的女矿工们同吃同一起干活,慢慢有了感情,成了好几对。

成了夫妻,就要有单独的居所,开头建的屋舍少了,慢慢又增了些。

最近这段时间要玻璃要得多,是因为许多原先修的房子太小,养育了小孩,要多加房间加窗户。

“最大的孩子都一岁多了,石板路上满地跑,养成得跟咱们这儿的小孩一点都不一样,又干净又漂亮。”村民又追了一句,看样子实在是羡慕那环境。

大家虽然觉得大角村好,但也就是私下说说,并没有统一意见,正经提出这个要求。

孟昕回来了,那边的人都是她带的老乡,她跟小角村关系又不一样,说着说着就表露出了这样的情绪。

柴风还说到,有好几个姑娘看中了那边的小伙,私下也有交往。

“等过去后,我问问那边的意思。如果可以的话,住到一起也有照应。”孟昕点头。

其实这也是好事,想发展人口,只靠自己那边是不够的。

小角村有融入的意愿,也方便大家自由寻找婚配对象,长远来看是极有利的一件事。

据柴风说,聂城与周边几个村子都有往来,互相交换一些日常用品和蔬果弥补不足,也因为自身一步步壮大,吸引了不少人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