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松感觉犯不上走偏门,在地下城时是年年考月月评,使用标准装备就是。
他快步走到被安全队看守着的武器室,脱下风衣,穿上战术夹克外套胸挂与武装带,把FmJ-30防毒面具卸掉在野外环境用的下方大滤毒罐,改为左右两侧的小滤芯。
作为班长,沈如松可以自由选择武器,他挑了支带榴弹下挂的qbZ69式无壳弹步枪,并往胸挂上插了六只容量为50发的折叠弹条,如果他愿意,甚至可以双倍携带弹药,不过这是一场实战训练,又不是真的要大动干戈,于是他把胸挂与马甲的剩余携行处装上了备用电池、特种弹药、瞬爆震撼手雷、诱导手雷、封闭胶布、小单筒镜、多功能军刀等等零碎但非常实用的小玩意。
班组有11个人,自然各有分工,跟随班长的两名电子对抗兵会携带比同伴更多的物资,而掩护队伍侧翼的四名士兵中会有一人穿戴重型护甲持盾牌与霰弹枪,而另一人会随时接应或伴随突进重装兵打开的空隙。还有作为箭头的四名士兵,重装一人轻装三人。根据分工不同,每个人承担的重量、携行状态都不同。
训练部队毕竟不是一线部队,编制内的四具外骨骼肯定是没有的。没有外骨骼辅助,彪形大汉也撑不住长久重装。沈如松便叫本该重装化的四个人额外插两块护板就好,不用穿整套重甲。
赵良的班组总体成绩比沈如松这边差一点,不过他们的铺设水平反而相当拔尖。也算留了个心眼,沈如松告诉赵良,希望他们负责防御设置。换句话说,他们队里六个人轻武装,带满地雷、绊索等防御武器,伴随沈如松班组行动。探明一个楼层,这六个人就设置一个楼层。作为交换,他们队另外五个人可以是替补,不必率先近战。
这是个好买卖,甚至有点沈如松卖人情的味道,近战多少会受伤,神完气足和负了伤势,对抗赛的优势就有了。赵良听完立即满口答应,颇是感动地说沈哥豪气。
“跟上个月最后训练一样,我、小虎、锅贴是四组,在中路。”配装完毕,众人整队在大楼入口前,沈如松提醒着大家的分工。
“杨舲,你和勇子看左边,你们是三组。”
提着把09式泵动霰弹枪的杨舲忙着往弹仓装独头弹,“嗯”了声。这小子就喜欢暴力的,这次沈如松倒不用担心杨舲惹事,外头有训练有素的警卫队监督着,这群从战场退下来的老兵玩的可是特制电击枪,一电一个准。
“张哥和王兴在右边,二组,高大头……”高克明“诶”了声,惹得沈如松给他摁下去。
“没你事现在。高大头、豆子、包子、大明,你们是一组,负责开路,大明带盾牌时候可以把下展扔掉,垫膝用上,死提着太累。”
有二十多分钟来边武装边讨论方案算是十分宽裕了。真正放在战时紧急时刻,估计几秒钟都是奢侈。沈如松与赵良两个班组,加起来二十二个人,站于大楼黄线前,只待一声令下。
无线电通讯畅通,陈军士掐着表,在九时半整发出开始指令,在士官训练班组踏入大楼的同时,警卫队员也倏忽不见。
“废墟建筑作战手册第一条,时间充分时,利用各种探测设备查明情况后再进入。”
沈如松默念着操典,不须他示意,小虎、锅贴这两个电子对抗兵扔出了探测球,这种绰号“龙猫”的小圆球是复兴军广泛列装的精密器械。虽然只有“飞虎”型号可以做到短距飞行,不过“龙猫”的两条横竖滚动球轴更适合譬如山洞、废墟等狭窄地形,它的数十个针孔摄像头能迅速向控制平板传回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