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可能不信,南梁的益州,包含了成都平原的广阔土地和大量人口,但是账面只有十余万户,也就是四十多万人。
那么人口都去哪了呢?
南梁的人口结构是由四种人构成,普通平民,寺庙附属人口,豪强坞堡附属人口,世家大族附属人口。
后三种,都是不列入官府的人口统计数据的,所以偌大个益州,在蜀汉灭亡的时候还有二十八万户,将近一百万人。
到了南梁这时候,反而只剩下一半了。
当然不是因为瘟疫、战乱、天灾等因素造成的,而是因为大量的人口被藏匿了起来,这些“黑户”,官府无法对其收税、征徭役,南梁的国内就是这么个情况,也不止是益州的问题。
所以哪怕北魏烂到了根子里,各种倒霉事接踵而至,南梁还是无法北伐统一全国。
因为南梁的内部也非常的混乱,世家大族自从永嘉南渡以后,盘踞上层政治二百余年,底层寒门的上升渠道被彻底闭塞。
这是一个比烂的世界,在社会上升渠道这方面,北魏哪怕各种骚操作,最后的结果竟然是比南梁还要好那么一丢丢。
如果说在北魏,开历史倒车的《停年格》、已经泛滥的底层官位的卖官鬻爵都是对官员积极性的打击的话,那么在南梁,出身寒门的青年官员连积极性都没有。
九品中正制之下,你再怎么努力,你的出身就决定了你的命运,挣扎吧,使劲挣扎吧,最后会发现自己还是个笑话。
南朝侨姓,琅琊王、兰陵萧、陈郡谢、彭城刘等等,哪一个不是世代高门,江南本土的张、陆、周等大姓就更不用说了,从孙吴世代就已经是江东政治的顶层角色了。
“你说,梁国的北梁州刺史叫祖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