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涛
摇了摇头,“不,不可能,好些暗线都是单线联络,仅凭那两个人,太子和徐首辅根本不可能顺藤摸瓜将所有的暗线都找出来,而且,时间也不够”
“那为何京城没有消息递出来”高彬皱眉不解的看着汪涛道。
在他看来,如果指挥使没有对那些人下这样的命令的话,无论如何,总会有只言片语送出来的,可现在,京城那头却好似与他们完全失联了
奇怪真是太奇怪了
就算太子和徐首辅再手眼通天也不可能将事情压得这么密不透风吧
不也不算密不透风,吏部尚书史斌不就收到消息了么
想到这里,高彬脸色不由沉了沉。
现在还不知道陛下心里如何想他们锦衣卫了,这么紧要的消息,锦衣卫没上报,上报的反倒是跟着出了京城的吏部尚书。
可现在汪涛却显然没空想这些,他担心的是另一件事,他皱眉看着高彬,唇角抿了又抿,最终还是压低声音对他道,“高彬,你说,太子和徐首辅想做什么”
又是截断消息,又是派出暗卫算计陛下
他们不会是想谋反吧
看着汪涛冷肃又凝重的表情,高彬心里也咯噔一声,“大人,不,不会吧”
你要说齐王还有可能,太子,太子他可是名正言顺的储君他离皇位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他实在没理由冒这么大的风险更何况,这事就算成了,将来史书工笔也不会轻饶了他,明明可以名正言顺的登基,他又何必要去背负这样的骂名
汪涛心里原本也是这么想的,可是,此刻他却比高彬多想了一层。
如果是从前,太子正得盛宠的时候,他确实没有必要。可是,在经过军饷和杨鹤丰的事后,陛下对太子显然不如从前了,否则,这次秋狩他怎么会将皇后留在宫里说是皇后染了风寒,可事实上,不过是陛下愿意借此敲打皇后
母子罢了,更别说,他还刻意将礼部、兵部两任尚书留在京城,这就是为了制衡太子和徐首辅啊
看着汪涛阴沉沉的目光,高彬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当下,他脸色不由一变,焦急的便对汪涛道,“大人,如果太子和徐首辅真的真的反了那咱们怎么办”
是继续跟着陛下
还是,转头站在太子和徐首辅那一边呢
而汪涛在听了高彬这番话后则彻底的沉默了。
这就是他纠结要不要将此事得往上报的原因啊如果选择站在正宣帝这一边,那么,他必然是要将事情报上去的,而且,得越详细越好可陛下生来多疑,这次荆州之事京城迟迟没有消息递出来,陛下定然怀疑是他与太子、徐首辅几人沆瀣一气,即便现在陛下不会与他算帐,但一旦局势稳定下来,陛下重回京城,那时候,依陛下的性子定会与他秋后算帐
可如果选择太子和徐首辅
现下局势明显不稳,陛下虽受了重伤,可猎宫仍有羽林卫和左翊卫坐镇,他若要从中动手脚的话,只怕也很难全身而退
更重要的是太子和徐首辅那边一直没递信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