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准备建立一项制度,先在黄家军里面施行。”
“就是每个月从士卒们的军饷里面拿出一斤粮票,存入粮票局,等到这些士卒们退伍后,每个月还可以从粮票局领取固定的退休养老粮票。”
黄贺在心中盘算着,“这样一来,可以免除许多军士的后顾之忧,也能给他们的家庭一些保障。”
潇睿闻言眼睛一亮,“这个办法好,只不过老爷虽然能挣钱,可骊山花钱的地方也太多。”
“老爷推行的以工代赈,号召骊山百姓开桥修路,打通骊山到咸阳的通道,修筑一条什么高速公路,所耗甚糜啊。”
黄贺点头道:“这没关系,只要粮票给的到位,有的是百姓给我们干活,再说造纸厂、家具厂、茶叶厂盈利正在持续增长,秦国的百姓都已经养成了使用纸张、喝茶、坐椅子、睡高床的习惯,咱们的工厂会越来越好。”
“等到纺织厂、绢纺厂开工,以后秦国老百姓的穿衣问题,也必定由我们掌握,到时候,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黄贺心中的打算,就是彻底改变老秦人的生活习惯,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入手。
从现代社会过来,黄贺知道,越是不起眼的、人们生活所习惯的东西,越是赚钱。
人要穿衣、要吃饭、要出行、要住宿,这就好像呼吸、喝水一样,是生活的必需。
以整个秦国做棋盘,秦国土地上所有的百姓都是棋子,每走一步,都需要小心谨慎,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黄贺并没有像后世一样,给黄家军的有功之臣以土地。
人有了土地就会产生畏战之心。
没有人喜欢打仗,喜欢无休止的战争,哪个男人不喜欢老婆孩子热炕头呢?
都说骄兵悍将,不是没有道理的。
老实人要逼到绝境才会拼命,所以说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其实黄贺提出黄家军中建立养老保障还有另一层含义,这些士卒们想到自己有一笔粮票在黄贺手里,作战的时候会不会更加勇猛?投降的时候会不会犹豫?
底下有人想哗变,其他士兵会不会跟随?
这都是黄贺这招制度的后手,也是不容易被人察觉的。
这就是黄贺推崇的,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做好事,虽然不怎么人性化,但相比于整个骊山的安稳,是值得推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