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儿臣身为太子,当为大明社稷分忧,宁为晁错,不为甘草!还请父皇下令吧。ff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崇祯顿时被这句话激得眼前一亮,只觉得颇为振奋人心,当下便沉声道:「那么朕就将这件事先交给你,可是你也要明白,大局为重,不要个人意气用事。」
林敬满怀信心地拱手道:「儿臣明白,绝不辜负父皇所托。」
端本宫。
「宁为晁错,不为甘草!殿下此言,当浮一大白!」
年轻气盛的张煌言在听说了太子在宫中的事情之后,立刻走到林敬的面前,深深行了一个庄重的礼节,沉声道:「微臣愿替天下百姓,谢过殿下!」
林敬挥了挥手,低声道:「罢了,本宫在这个京城里,能做的事情实在不多,能多直言一分就多说几句,倒是你们得替本宫想一想
,这个差事到底该怎么办吧。」
一旁正在品茶的堵胤锡顿时笑了笑,道:「臣等倒是有办法,可是殿下恐怕早就有所打算,只是眼下还在犹豫罢了。」
「没错,按照本宫的想法,最好就是直接取消全天下所有宗亲的禄米,放开一条活路让他们去走,既让朝廷减轻了负担,又让他们不至于被祖制给牵制住了。」
林敬沉声道,说起来他也有些无语,当年靖难之役后,成祖皇帝朱棣为了避免后人效仿,专门下令藩王不得干涉地方政治军事事务,不得擅自离开封地,结交地方官员,形成「有明诸藩,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但问题是这么一来,反而让很多宗室不能出去做事,只能被动当米虫。
张煌言低声询问道:「殿下,此事为何不能现在做?」
「原因很简单,殿下的身份就决定了,他根本不能对宗室大打出手,否则有失仁义之道。」
堵胤锡叹了一口气,道:「大明以孝义治天下,殿下若是以太子的身份干涉祖制,取消天下宗藩的禄米,名声恐怕就付诸东流就算是陛下,也不敢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难道就对这帮宗亲没有任何办法吗?若真是如此,我大明岂非无望?」
张煌言语气中有几分沉重,他虽然很早就认识到大明的处处弊端,只是当时终究不在局中,多少有些雾里看花,直到如今跟随在太子身边,才真正认识到大明的弊政到了一种何其难言的地步,不要说动手改革,就连触碰一番都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