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点一说完,徐石麒也只能轻声道:「殿下所言,臣记住了。」
摆平了徐石麒,议和这件事情也就再也没有了为难之处,接下来便是朝廷同建虏使臣们之间磨嘴皮子的事情,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崇祯皇帝见议和的事情定下来,当下便将朱慈娘呈递的奏折给大臣们公布了。
果然,还没有等到小太监念完长长的奏折,便听见下面群臣发出的小声议论,倒不是大家不知殿前礼仪,实在是朱慈烺这封奏折里涉及的东西太过于惊人了。
什么叫全面清查田土,什么叫官民一体纳粮当差?这不是将刀子往士绅大族身上砍吗?要是不给咱好处,谁跟着你大明朝混?
其次,还有工商税的全面提高,再加上对基层官吏体系的重建,无一不在冲击着大族们的根本,倘若山东真要这么全面施行,只怕是彻底翻了天。
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期,宋神宗与保守派大臣文彦博之间有过一段十分精妙的对话。
宋神宗问:「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
老臣文彦博就不顾体面,对着皇帝说了一句大大的实诚话。
「陛下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
也就是说,当士大夫与百姓之间的利益出现了冲突时,皇帝需要优先保证士大夫的利益,因为这才是共天下的阶级实质。它反应了封建王朝伦理的客观现实,你能当皇帝并不是因为你是真的天子,而是有我们这些士大
夫拥护你,所以你才是皇帝。
在大明王朝,许多大臣同样认同这样的一个朴素道理,倘若为了泥腿子的利益来损害士大夫的利益,那么不管你是太子还是皇帝,都要被打倒。
因此,当奏疏念完之后,很快便有许多大臣站了出来,激烈地批驳着朱慈烺的改革措施,甚至比起刚刚还要激烈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