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辽饷,自然是因为明廷在关外要同后金作战的缘故,故征辽饷以充军费。后来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为筹集军费平定起义,又加派赋税,是为剿饷。继而为应付清军南侵,明政府又训练边兵,于是又加派练饷。
为了能够让大明这架庞大的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三饷每年开征的额度多达两千万两左右,远远超过的正税的额度,而这笔钱基本上全部加到了地亩银上面,成为了逼迫农民破产加入义军的最大因素。
“父皇,儿臣以为眼下若能放弃辽东,便可正式废黜辽饷,少了每年辽东七百万两军费开支,百姓们也能稍微安定一些,我大明也能支持得住。”
林敬并没有一步到位彻底要求废黜三饷,而是先建议废黜辽饷,很显然这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不过即便如此,也使得崇祯的眉头深深皱起,而群臣们则更是表示反对。
“太子殿下,眼下辽饷每年可征收九百万两,可不光是供应辽东军事,还是养活全国其他兵马的重要收入项,若是砍掉了辽饷,只怕我大明朝怕是国将不国。”
刚刚还支持他的大学士吴姓很快便站出来反对,而其余人也纷纷表示了认同。
在他们看来,太子为了邀名,简直就是疯了。
实际上,崇祯的脸色也有些发黑,他下意识也认为这是太子的邀名之举,只是他决定给太子一个认错的机会,道:“废黜辽饷,接下来靠什么做军费?”
林敬轻声道:“陛下,眼下我大明虽然能征收九百万两银子的辽饷,可是无形中也将更多的人推到了流寇的手里,他们便拥有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兵源,就像那些个逆匪们,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张献忠,屡屡被我大军打垮,可是屡屡又能重新拉出一支兵马,这其中的原因不得不值得我们深思”